2)第26章 皇帝之囧_重生之皇太子胤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周详,太多思虑了。

  但是他也曾经年轻过,誓要除去三藩时,孝庄皇祖母好言相劝不可操之过急,索额图也积极上折劝阻不要意气用事,可他就是执拗地下了撤藩的旨意。当吴三桂的大军一开始压倒性的一路北上时,他曾恐惧到无数个噩梦里都是吴三桂的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或许这也就是明知明珠结党弄权,只要不触犯他的底线,他也尽量宽待明珠。谁让那时候,明珠算是与他同一条船上互相鼓励的战友呢?

  太子有出息,胸怀天下,做父皇的,为之感到自豪,也算没辜负自己对他的专门教养。转念后,这大气磅礴的图景不是自己创造,有可能在胤礽手中完成,对自己,何尝不是一种遗憾!

  历朝历代,帝王何其多,能留名青史的杰出帝王少之又少,像康熙这样有抱负心的皇帝自是憧憬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可如今,遭遇了噶尔丹的打击,又见胤礽后生可畏,皇帝的雄心壮志有些禁不住风吹,左摇右晃的。

  若单是胤礽的那一番愿景还不足以打击皇帝,最刺激皇帝的却是胤礽说出了具体如何处理喀尔喀的办法。在这之前,皇帝还未完全整理出头绪,这也正是议政王大臣会议发挥作用的地方。

  康亲王的奏折递上来,提出两种方法,一是维持喀尔喀原先的部落形式,只不过纳贡改为臣属,此为保守之法。二是直接如漠南规制,改汗王为和硕亲王,分旗管理,此为改弦易辙之法,比较彻底,也免除喀尔喀诸部日后变卦生事。

  康亲王比较倾向于第二种,与胤礽所述如同一辙。议政王大臣会议一结束,胤礽并未与康亲王交流过与会内容,私底下也没有接触过康亲王。所以,胤礽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应该是他自己思考的结果。

  这才是令皇帝惊叹又感慨的!胤礽尚未正式领命办理政务,如此看来,倘使真让他接触,他完全可以很快上手。

  只是自己为何冒出患得患失的情绪呢?

  钟粹门前步辇停下,皇帝下辇站直,长吁一气,提步踏入这扇带斗拱的单檐歇山顶琉璃门。

  钟粹宫的主位是荣妃,早得了传令的她领着阖宫上下人等按位站立前殿院中,恭候皇帝的驾临。皇帝原本是想到今日给皇太后请安时,太后絮叨着也该选秀为后宫添些新面孔,子嗣繁茂,大清气象瑞丽。同时,顺带着给年龄过了十三岁的皇子们提前物色福晋,先定下来,一个接一个也该陆续成婚了。

  皇太后也是孝庄太皇太后薨逝后才开始出面提点这些事宜,倒不是需要太后操持什么,只是上有这么一位身份尊贵的长辈颐养宫中,下有子孙围绕四周,真正是体现出皇室的根深蒂固、枝繁叶茂。

  每三年户部都要为选秀上折请示,不过皇帝已连续驳回最近的两次请示了。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