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章 胸中丘壑_重生之皇太子胤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易谦和,推杯换盏间,了解一下石文炳与费扬古追击噶尔丹的情况,同时也听听赫钦被捕后的表现。两次与噶尔丹的正面作战,庆徽都有参与,对赫钦的了解比较全面。面对赫钦从前与现今判若两人的性情,庆徽的直觉是,此人深不可测,后患无穷。

  翌日,婚后正式升任议政王的富尔祜伦向胤礽呈上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议:赫钦当即枭示,传首于四十九旗喀尔喀众扎萨克。其属下亲信将领亦应斩首,免其枭示。至于厄鲁特士兵与随侍人员,免死,充入蒙古旗下为奴。

  胤礽听过不作任何表态,只是吩咐富尔祜伦亲自去一趟拘禁赫钦的牢房,把结果告知赫钦,然后暗中叮嘱看守的官员密切留意赫钦的一举一动。

  “太子哥哥,赫钦手上沾满我八旗将士的鲜血,待皇伯父的批示下来,赫钦必是人头落地。活不了几日的人,您还关注他作甚?”

  “好奇。”胤礽回答得轻飘飘无所特指,随即走到书案后坐下。

  有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议,赫钦的死活最终还是需要皇帝的首肯。胤礽铺开纸笔,把赫钦到京后的大致情形书写,信与决议将一并送到西北。

  富尔祜伦走出毓庆宫时,拍拍脑门,嘀咕着:“哪来那么大的好奇心,怪哉。”

  两天后,富尔祜伦急匆匆奔向毓庆宫。才见上胤礽,富尔祜伦就一面行着礼,嘴上一面忙不迭禀报。

  “太子哥哥,赫钦自尽了。”

  彼时,胤礽正与庆徽聊在兴头上。庆徽根据此次出征的亲身体验,洋洋洒洒写就一纸呈文,就火器的改良、兵种的训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胤礽早已意识到,噶尔丹战败,不是因为他的军队战斗力不强,也并非他缺谋短智,而是蒙古人择水草而居、四处流动的习性,使他们得不到源源不断的供给。军需无法得到保障,厄鲁特兵们自然无法施展能力。

  大清的胜利,很大程度上,胜在供需稳定。但若是对方也有充足的供应,清军必定会吃尽苦头。

  皇帝三次御驾亲征,前两次皆浩浩荡荡十万将士奔赴塞外,第三次也是京畿、跨省调动几万兵马追击。反观噶尔丹,从最初的几万军马锐减到现在的几百人,竟能拖动大清如此人数众多的兵力。

  八旗军的战斗素质疲软,武器装备参差不齐,不同旗营的军队轻视协作战斗,一味争抢功劳,盲目出击。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亟待重视与改进。

  胤礽心里早已规划蓝图,就等着父皇结束这场耗时耗力的征战,父子俩能坐下来谈谈国库的开源节流,军队的强化整顿,百姓的休养生息。

  比起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规划,赫钦的自尽对于胤礽来说,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死了吗?”胤礽眼皮都没抬一下,目光仍然快速穿梭在庆徽呈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