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章 柳暗花明_重生之皇太子胤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过议政王大臣会议推举胤礽的构想,皇帝同意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而且与胤礽没有直接冲突。

  顺治十年规定,八旗各设宗学一所,未封宗室子弟年十岁以上者均入学学习清书(满文),选满洲生员充任教师。自此,这样的教学一直延续到当今。皇帝对待自己的儿子们,倒是严格教学,但其他宗室子弟接受的教学有限,至于最后学成如何,完全取决于家长的重视或是子弟自身的觉悟。

  长此以往,这就造成了不少宗室子弟的学识与见识愈发匮乏,跟不上形势。授封袭爵的王公贝勒在办差时力不从心,无所事事的闲散宗室子弟,也懒散晃荡。毫无疑问,这不仅无益于朝廷,甚至还会带来祸患。

  所以胤礽提倡改革宗学。首先,要扩大基本教育的教授课程,清书、汉书、骑射、武学都要包括。其次,通过基本教育考核的子弟可以与其他八旗子弟一并应试科考,进入仕途。另外,针对承袭爵位的王公子第们,开办进修学府。学识不足、能力欠缺的王公们通通回笼补学,通过考核后,方可出任职务。

  规划文书写出后,出于谨慎,胤礽没有亲自署名呈递。既然有关宗室王公,最好是宗人府的官员上呈。宗人府新上任的左宗正康亲王椿泰进入胤礽的视线,椿泰读过胤礽的规划后,话不多说,顺和地回道:“殿下请放心,必当尽力办成。”

  皇帝接到椿泰的奏折时,人还在盛京。看过内容后,大为赞赏。宗室王公子第的良莠不齐着实让皇帝头疼不已,这几年,能得到皇帝重用的王公真是越来越少。眼瞅着,同龄、能干的王公们病的病,离世的离世,下一辈的年轻人皇帝也大多看不上,可朝廷还要出钱养着。

  这下可好,只要有心向上,宗室子弟们也能是英才。到底是杰书教养的儿子,皇帝对椿泰的印象立刻提升了一个高度。既然是椿泰提出的,干脆就交给椿泰去办。

  然而,身旁的福全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具体的操作,只怕椿泰办不下来,毕竟还是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基本教育方面的筹办只怕都显得吃力,更何况王公们的进修学院,那个非要是学识渊博的王爷才能镇得住。

  “基础教育方面,要不指派五贝勒或是八贝勒与康亲王一同筹办?”福全试探性地向皇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推荐胤祺,纯粹是五福晋是福全侧福晋的侄女。推荐胤禩,则是胤禩极为讨福全喜欢。

  皇帝思索片刻,还是拍板了椿泰与胤祺负责基础教育。至于进修学院,皇帝一时还真犯了难。

  梁九功的出现解了皇帝的燃眉之急,原来是胤礽的请安折,顺带把动物园的设计图呈给皇帝过目。

  小动物的家园用不上高端大气,雕梁画栋。回归自然,朴素大方,那才是动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