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26章 queen’s pleasure(五)_哈利波特之晨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26章queen’spleasure(五)

  想象这样一座房子,即不通风也没有光线,没有壁炉、厕所、自来水,冬天潮湿阴冷,夏天闷热,时不时还要被水淹。相比之下有干草、地面不渗水的马厩都比这地方干净,你会为了这样的房子不吃不喝10年,存钱购买它么?

  新兴工业城市的地产价格当然比不上伦敦,即便是因为人口大量流入,也不过是从“镇”变成了大城市,而伦敦则变成了200万人的大都会,甚至超过了巴黎。不过那时的伦敦到处都是贫民窟,那里是疾病和犯罪肆虐的温床。

  事实上在水晶宫万国博览会开展后不久霍乱就在伦敦爆发了,但这一次马尔福没有像祖先一样,趁着“蓝死病”开旅店,他们正在试图挽回自己的损失。

  马尔福家主要的领地在威尔特郡,那是一块黄金土地,却是在乡村,远离工业城市。由于《谷物法》废除,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损失惨重。除了用畜牧业挽回一些损失外,他们还用土地的一部分置换城市里的土地开发权,而那些获得威尔特郡土地的人,则在诗情画意的乡村修建庄园。

  如果不是因为农民破产,成为失地工人,谁会离开简奥斯丁笔下宁静的乡村,跑到又脏、治安又不好的城市贫民窟,和几十个人共享一个房子呢?

  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实行重商主意,她鼓励圈地运动,当然干这个“买卖”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公正”的事发生,即使不如埃塞克斯伯爵那么明显,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加起来也够让人义愤了。

  有了她的姐姐“血腥玛丽”做对比,伊丽莎白一世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喝令议会“你们最好就地解散”,已经不算吓人了。

  历史上国王宣布解散议会并不稀奇,甚至克伦威尔都干过,威廉四世也曾经多次解散内阁和议会。

  但维多利亚女王却没有解散过议会,除非是首相发起的。

  1841年的时候她甚至必须接受托利党组阁,她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要保持中立,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首相和内阁成员的人选,而必须尊重议会选举的结果。

  不过到这时女王还没有想过要动用她解散议会的权力,事情要到1858年,当时的首相就是那位有名的“丘比特”帕麦斯顿。对于女王,这位首相很不礼貌,即便不提他和女王侍女那件事,从他写给女王的信里,也可以看出字里行间透出不得体的暗讽。

  在1858年1月15日,拿破仑三世和欧仁妮王后前往歌剧院的途中遭遇到暗杀,一个意大利人向他的马车投掷了炸弹,拿破仑三世和欧仁妮王后逃过一劫,但当场有十人被炸死,150人炸伤。

  起初这件事并没有影响英国与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关系,但不久后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