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二章 取登州徐泽瞒天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老蔡罢相后,刘正夫又和郑居中暗中助其复相。

  因其人与蔡京极其厌恶的刘逵走得极近,使得蔡太师虽赖其助,亦恶之。

  但正是因为这点,才让皇帝决定任其为相。

  见刘正夫身体确实不适,赵佶赶紧遣人送他回家。

  知枢密院事邓洵武见郑居中和刘正夫都坚定倒蔡,皇帝却不表态。

  自己不能再附议了,但又不想明确支持蔡京。

  乃只论事,不论人。

  先说此事终究只是徐泽一面之词,难免失于片面,

  最好等其余当事人奏章送到,搞清楚状况,再做讨论。

  而且,夏人刚陷泾原路靖夏城,

  西军正在全力应对夏国,暂时难以调动大军。

  这点正是赵佶担心的。

  徐泽是诡计多端还能打硬仗的战将,其部又是经过平夷之战的强军。

  真要是逼反了他,极有可能致京东两路糜烂。

  稍有不慎,京畿也会动荡。

  在没有把握拿下此獠之前,喊打喊杀,绝对是自找麻烦。

  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先召宰执重臣,以控制知情范围。

  中书侍郎侯蒙是京东东路密州高密人,密州和登州之间,仅隔着一个莱州。

  其人更加在乎祖籍的稳定,对徐泽和登州的关注也更多。

  侯蒙先是仔细分析徐泽任官以来的所作所为,认为此人虽然胆大妄为,行事无忌。

  但也胸怀天下,关心民生,从没有做过残民之事,并非祸乱苍生的残暴之徒。

  而后,侯蒙又强调辽国国灭指日可待,大宋北伐在即,境内也不安宁,正是用兵之际。

  提议先稳住徐泽,既然他口口声声忧国忧民,那就正好以这点为由钳制此人。

  待日后需要平难伐国时,动用大军时,再调徐泽部兵马。

  若其人听调,则化害为利,登州危机自除;

  若其人抗命,朝廷外挟大义以诛此贼,也能天下人心服口服。

  赵佶心下稍安,重新恢复镇定。

  尽管没有一个臣子给出立即除掉徐泽的意见,

  但众人旗帜鲜明,认定徐泽是逆贼,必须除,这就已经足够了。

  身为天子,自带大义。

  只要还能牢牢掌控“公道人心”,就不用担心徐泽这类不知天高地厚的武夫能成事!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