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克敌制胜有法宝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能以力破巧,以势压人。

  可以说,集体智慧是同舟社赖以克敌制胜的法宝和根本制度,绝对不能变,同舟社以后成军,也只可能有“参谋”,绝不会有军师,吴用若找不到自己的定位,那就继续晾着吧!

  王英最急,抢先说道:“要俺说,安排几个人,堵住他山门叫骂,待他们忍不住出来打斗,只要放翻了山寨头领,其余人就好办了。”

  “王英这招好使,只是俺们来了这么多人,要是都上的话,贼人未必会上当。而且山贼散漫,只要头领一败,其余人马上就转身跑上山,俺们路况不熟,未必能追得上。最好是先埋伏在这处林子里,前面邀斗假装败阵,引贼人过来,俺们趁机冲出来断其后路,他们便是想逃也逃不回去了”。

  张雄一番话说的有条有理,徐泽颇感欣慰,这个石门山走出来的小山贼如今眼界大开,今非昔比,人才果然还是得培养啊。

  “要是贼人谨慎,或是猜出其中有诈,不肯追来,咋办?”提出疑问的是另一个什长周畀,济州人,第二批上山的渔户,为人机警,表现极为亮眼,虽然上山时间晚,但仍被徐泽破格提拔使用。

  张雄显然有考虑,答道:“那就留人守在这里,山寨里什么都缺,隔三差五会排人下山采买,截住了,问出山上的情况,再做打算。”

  “张什长这法子好是好,就是忒慢了些,万一贼人三五日不下山,我们还要一直等着不成?”阮小七提出自己的疑问:“牛家哥哥,石盘岭后山地形如何,能不能趁夜里爬上去,杀贼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带来的水营几个人暂时用不上,留在水里看船,徐泽只是把阮小七单独带了过来。

  阮氏兄弟可不是只有两人上山,一起来的还有5户石碣村的渔户,他们人虽不多,却不同于山上的其他人——非常抱团且水性都好。

  强行把他们全部打散是极不理智的,徐泽挑了6个青壮,加上阮小七,一共7人,组成了一个未满编的什,意思很明显,以后石碣村上山的人都将优先补充到这个什。

  又以教授水性和捕鱼技能的名义,将阮小五暂时交由熊蒙直属。

  兴许是受到同舟社严肃紧张的风气影响,这两兄弟上山后倒是一直中规中矩,没闹什么幺蛾子。

  徐泽这次带上阮小七,也是基于防范、培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等多重考虑。

  “后山太陡,一般人上不去,即便有人身子轻巧,白天爬上去了也藏不住,只能夜里再上,但这会儿已经到了月底,夜里没光,天又这么冷,这法子用不了。”

  牛皋很喜欢这种讨论的氛围,不觉间,自己的话也变多了,主动建议道:“俺倒是想到一个法子,山道窄,山上便是人再多,也摆不开,俺有一把子傻力气,若是让俺披上甲,拿着盾,再有弓箭帮俺压阵,直接带人冲上去便是。”

  “哈哈,好,有牛兄襄助,这事就简单了!”

  等的就是牛皋这句,徐泽不等还未发言的杜迁,看向吴用。

  “学究,这些法子可用否?”

  “惭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圣人之言诚不我欺,适才用还自以为得计而沾沾自喜,实不如诸位考虑周全,倒是小生孟浪了。”

  看着众人一副牙酸的表情,吴用赶紧直奔主题。

  “听诸位一番议论,小生也偶有一得——如今入冬,山上草枯,又缺水,何不一把火烧了这山?”

  嘶——

  众人心里只抽凉气,这措大好狠毒!

  徐泽有些纳闷,吴用这人虽“阴”,却不㤘,为何明知自己不会采纳,还要献此毒计?

  “我决心已定!”

  抛开杂念,徐泽起身,众人赶紧跟着起身。

  “阮小七、王英,你们二人前去骂阵,激贼首下山斗战。只一条,务必注意自身安全,能战则战,不能战速退。若贼人不上当,听到我唿哨声,必须立即撤回,能否做到?”

  “能!”

  “周畀,你带五个人协助他二人诱敌,若贼人来势凶猛,明显不可战,则速退,若他二人浪战被擒,则不救,是否清楚?”

  “清楚!”

  “你三人速去准备”。

  “其余人,随我来”。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