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章 夏至_继室韶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夏至

  蝉鸣了半个月,夏至终于来了。

  夏至这天,不同地域的习俗都不同,有的地方习惯在这天吃面,有的地方则吃夏至蛋、夏至羹等等。

  贺韶光早早焖下一砂锅的夏至蛋,在她的老家,会加入干墨鱼一起炖煮,煮熟的蛋也透着一股大海的味道,贺韶光不太喜欢那个。

  但是如今远在另一个时空,旧人不在,贺韶光不免思念起这股乡味来,照着记忆中外婆的做法煲了下去。

  剩下的时间,她准备来做冷面。

  冷面有很多种,槐叶冷淘算是一种。还有很出名的延吉冷面、鸡丝凉面.贺韶光今天做的就是延吉冷面。

  将煮熟的荞麦面一遍遍放入冷水中不断降温直到凉透,盛入一边准备好的牛肉汤中。

  牛肉汤撇尽了浮沫,配上切得极薄的牛肉片,这牛肉很新鲜,今晨现杀的牛,送来府上的时候还是温热的。

  配菜有辣白菜、苹果片、黄瓜。

  汤底加入了白糖和米醋,有的人还会加入苹果汁或梨汁,贺韶光也加了一些苹果汁。吃之前还在冰窖里彻彻底底冷藏降温了一次。

  端上来的时候汤色清亮,瞧着就酸甜可口。

  府里今日也吃冷面,老太太那吃的是芝麻酱凉面,一桌子丰盛的菜色,芝麻酱凉面也是精致摆在盘里,老太太吃了两口,就吃不下了。

  她小时候倒也吃过百姓吃的麻酱凉面,是爹爹带她去的,虽没有府里厨子的用料讲究,但反而风味浓郁。

  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小摊贩,沿街坐下果腹的老百姓,甚至黄瓜都不必店家切丝了码在碗里,一人一手一根抱着啃就是了。

  一口面,一口黄瓜,听着隔壁茶楼传出来的说书声,摇头晃脑的日子,想起来像是上辈子的事情。

  不像眼前的,美则美矣,寡淡无味。

  其实也不是府里的厨子不好,都是大酒楼里锻炼出来的,说他们技艺不好那真是冤枉,至少贺韶光肯定是自认比不上他们的。

  老太太差的是那一份烟火气罢了。

  贺韶光为了答谢陆筱文给她题的食肆招牌,请人去前院喊他来一起吃。

  一小碗夏至蛋,一碟子炸酥的小鱼干,卤得软烂的小土豆跟芋头,几样小菜。

  主食是冷面,陆筱文的那碗格外大些。红的萝卜丝,绿的黄瓜丝,酱色的卤牛肉,还有对半切开的水煮蛋,整齐码在碗里,还带有冰渣子,看着就消暑。

  陆筱文地道的北人,米饭虽然也吃,但还是更爱面食一类的。

  有时候他也不理解在京城长大的贺韶光为什么会经常想着吃米饭。

  做了二十多年南方人的贺韶光这会还没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潜意识习惯了米饭是主食,粉面只是调剂,顿顿吃是受不了的。

  “这竟然是甜口的?”在贺韶光殷切的目光中,陆筱文尝了一口,有些不可思议,“味道不错,放了白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