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1章、内忧外患_文明之万象王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闹事的情况,但在陛下下令,连续杀了几批闹事的人后,情况就好多了。”

  在听到这话的瞬间,周绪心中的把握顿时又足了一分。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

  这句话通俗来讲就是打仗是国家大事,关系到国家百姓的生死存亡,必须要认真的思考和研究。

  有些人老是喜欢将《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类的兵法书想的神乎其神。

  尽管自己整本书也没看过几个字,压根就不知道里面写了点什么东西,但不妨碍他在脑子里对其进行无限的神话,吹上几句,感觉自己逼格都足了几分。

  但事实上,这书里写的东西并没有那么玄乎,甚至可以说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打仗经验。

  摊开来讲,大家恐怕都会产生一种‘就这?’的感觉。

  作为一个读幼儿园时,理想是当三军大元帅的人,他后来闲着没事的时候,还真就读过。

  就拿这《孙子兵法》的始计篇来说,这里面讲的就是各种战前工作。

  通俗概括,无非就是收集情报,然后对交战双方各方各面进行比较。

  对面兵力有多少?资源充不充裕?君主贤不贤明?百姓们生活的好不好?这些全部都需要进行比较。

  对方兵力比伱多,资源充裕,君主贤明,深受爱戴,百姓生活安乐,那这仗就不该打。

  其中君主是否贤明,百姓生活是否安乐,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

  因为在百姓生活安乐的情况下,你若发起战争,那便是一场不义之战!

  你在对面百姓眼中,就是无耻可恶的侵略者!他们会倾尽一切与你进行对抗!恨不得吃你的肉,喝你的血!

  这种仗想要打赢,大概率得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在打赢之后,收编了对方的人口和土地,那些人口对你心怀憎恨,又会为自己的国家埋下隐患,往后必定难以太平!

  反之,对方若是个昏庸无道的昏君,百姓生活艰苦、民不聊生,那你便占据了大义,你是去解放他们的,那这仗就好打了。

  而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人和。

  从与商喜军的简单对话中,周绪不难猜出,对面那二货,之前恐怕是发起了一场典型的不义之战。

  在打赢之后,又以杀伐手段强行镇压,看似把动乱给压下去了,但实则却是更进一步的刺激到了被吞并进来的那些人口,日后必定会为其带来更大的麻烦。

  当然,这些对于周绪来说,全部都是好事。

  【那家伙现在也算是内忧外患齐聚了吧?】

  内忧是之前通过不义之战吞并的人口,而外患指的自然就是他们大周了。

  虽说这个时间点,南境与鼠人的战斗还没彻底落下帷幕,他们大周的处境貌似也没那么安稳,但对面更糟啊。

  到底是抓住这个机会冒险出兵,还是放过这个机会求一个稳?

  然而这个想法才刚升起,紧接着就意识到了不对的周绪用力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稳个屁!对面要是稳了,我就稳不了了!”

  仔细想想,对面可是一个常驻兵力都有五千的国家,而他们大周撇去战时征兵,平日里常驻兵力也就三千。

  在这个前提下,若是给对方时间解决了内忧,那到时候对方就将成为他最大的外患!

  从这一点来看,现在才是他们动手的最佳时机!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