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章电影投资_财色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在合理范围内压榨利润绝对是家常便饭,所以能够拿到手的回报,比起想象中的理想状态,能打一个折扣再折扣绝对是这些家伙良心发现。

  而且通常来讲,从一部电影开始准备策划,拍摄完成,到宣传发行,然后结束放映,最后给你结账获得利润,这整个一个链条走完,一两年都是够快的。一些黑心的公司,如果你是一个无名小卒,拖欠分成也是家常便饭,所以拍摄电影只能够说是一个看似美好的选择,实际上困难重重。

  相比之下,选择一些好的机会,在金融上投机却极为合适,不说杜奇现在如何一周内获得十倍的利益,就是上一世的‘历史’,通过金融手段赚大钱的人大有人在。

  约翰·保尔森的对冲基金,在07年募集了大约60亿资金,用来做空次贷危机,到了年底成功赚到了280亿美元,这是不包含那60亿资金的纯利润。

  然后保尔森本人,从这280亿美元中拿了40亿美元的提成。

  投入的60亿资金里,肯定也有他自己的钱,但是这40亿美元的收入,是实打实的提成,并不包含在做空收益当中。

  换句话说,约翰·保尔森用自己的充满前瞻性的目光,为自己凭空赚40亿美元,而作为一个重生者,会缺乏前瞻性的目光吗!

  所以尽管在杜奇的计划中,好莱坞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杜奇除了买入了五百万美金的迪士尼股票之外,就没有多余的动作了,在他的想法中,既然要干,那就要直接成为食物链顶端的公司。

  那种一点点发展起来,慢慢的成为好莱坞巨头电影公司的路线,费时费力,又得不偿失,杜奇并不想走,接下来八十年代的机会还有很多,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投机的机会几乎每一两年都会出现,杜奇只需要抓住这些机会,有了足够的资本,想要成为好莱坞巨头并不是那么困难。

  而且掌控电影公司的难道一定要懂得如何拍电影吗?作为电视台的老板,难道还需要自己去学习如何制作节目吗?

  至于投资香港电影,则是出于玩一玩的心态,相对于在好莱坞的投资,拍摄一部香港电影的投资不值一提。

  香港电影大部分都粗制滥造,普遍投资都在两三百万港币,投资一千万港币,就可以说是超级大制作,投资一部普通的香港电影,换算成美元也就是几十万,对现在的杜奇来说什么都算不上。

  而且香港的电影行业,坑投资人的手段,比起好莱坞绝对是幼稚的多了,杜奇也自信能够应付的来,还有相比于八十年代的好莱坞女星,杜奇对八十年代的香港女星印象更加深刻。

  重生一次,既然有机会享受一下,杜奇自然不会错过,而且在香港投资,也能够作为一个跳板进入内地,不说现在的影视行业如何,改革开放的红利才刚刚开始,杜奇又怎么能够错过,反正这些钱被其他的外国资本赚到了,还不如被自己赚到,起码杜奇还要更实在一些,也会有更多的回馈。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