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29章 洪熙十二年_靖难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最好的评价。

  若是没有吃饱,又如何会有这些“奇技淫巧”呢

  兴许是觉得如此大明过于平顺,老天最终还是在入冬给朱高煦送来了一条条的坏消息。

  浔州伯盛庸、庆远伯刘真先后在十月病逝,享年六十五岁及六十二岁。

  闻讣后,朱高煦以二人于国有功,分别追谥为忠诚、忠肃,并着其嫡长承袭爵位。

  二人离去的噩耗还未消散,冬月中旬,沈国公王义薨逝,享年六十六岁。

  得知消息,朱高煦只觉得心里难受的紧,尽管因为癸卯案,他对王义等人已经十分失望,但说到底是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老臣。

  王义的薨逝,似乎代表着曾经的渤海靖难功臣也在一一退场。

  收拾了一下心情,朱高煦为其追封为胶东王,赐谥号忠武,其子王戎承袭沈国公爵。

  经历了这一场变故后,朱高煦将政务上的事情交给了朱瞻壑,准备趁着长吉铁路开通而前往吉林看看自己曾经奋战过的地方。

  只可惜大明朝始终还是离不开他,而他也终究没有下定决心前往吉林。

  在洪熙十二年的新春硝烟中,朱高煦还是穿着冕服坐在了奉天殿的金台上。

  隔着冕旒,群臣看不清他的表情,但他们都能从皇帝那魁梧的身材中了解他的健康。

  又是一年过去,尽管还没到他的生日,但他已经在走着五十岁该走的道路了。

  这一年,大明朝人口达到一亿一千四百余万,耕地七亿余四百余万,人口中的文盲比例下降到了36%的水平。

  这一过程,朱高煦花了整整三十年时间。

  如果算上朱元璋打下的基础,那就是整整六十三年。

  大明朝的财政达到了五千九百六十余万贯,其中农业税进一步下降到了53%的水平。

  从洪武三十三年农业税占比的65%到如今的53%,尽管下降的速度并不算快,但放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这距离大明脱农转工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朱高煦十分欣慰,而六军都督府也见状开始上疏开口。

  “陛下,如今东洲与北洲等宣慰司已经步入正轨,是否需要将南洲宣慰司也提上议程”

  发起提议的是海军的杨展,他刚刚出巡南洋回来,五十六岁的他还算健壮,身体十分不错。

  “既然如此,便设南洲宣慰司,以及瀛洲千户所。”

  朱高煦开口准奏,杨展见状唱礼应下,朱高煦接着扫视了群臣道:

  “如今已是洪熙十二年,民富物丰并非朝廷自我夸耀,而是实打实存在的情况。”

  “尽管如此,可朝廷人口之增长速度却屡创新高,去岁更是达到四百一十六万的高度。”

  “若是以成人来算,此四百余万人每岁起码要一千二百余万石才能勉强吃饱,而这粮食数量需要六七百万亩耕地才能产出。”

  “国朝的耕地新垦数量在近年来也达到了顶峰,每年新垦四百余万亩便已经十分不易。”

  “若是这般计算,最多百余年,天下之粮食便不够朝廷百姓所食用。”

  “自古而今,凡是让百姓吃不饱饭的王朝,无有不倾覆者。”

  “想要让百姓吃饱饭,首要重视农学,如化肥之助产,亦或者是提高生产力。”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