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6章 逆流而上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常平仓等。

  太仓里的粮食,因为是供给京师皇宫和百官的,所以来源是各州县正仓里收的上好粮食。

  正仓则是存的租子,也就是全国各地课丁们纳的田租,一丁两石,这个租缴入州县正仓,再通过设于一些水陆要冲的转运仓,运入长安,或是一些重要大州的仓城之中存储。

  比如洛阳的含嘉仓,能储粮千万石,便是一座巨大的中转仓。

  此外各地还有义仓,最早是让百姓们自己在收获后存入,以备凶年救饥荒的,这种原本是属于民间百姓自己管理的救灾仓。

  在隋朝时,朝廷还设立过常平仓,用以调济粮价,丰年粮价低时买入存储,灾年之时再平价粜出。

  另外军队里还有军仓,特别是在一些边地军屯区,会有自己的军仓。

  太仓是归司农寺太仓署管理,而正仓归各级官府管理,义仓原本是民间自己管理,现在灾情当前,朝廷已经下令,由官府接管义仓了。

  而眼下,整个京畿地区,不管是什么仓,统一都归镇抚司接管,只要涉及粮食,就都是由镇抚司直接处置。

  镇抚司现在对于粮食有优先处置权。

  而镇抚司本身就有超然的司法权,所以秦琅对于太仓的这些老鼠们,便有了极大的处置权,根本不需要跟户部、司农寺、大理寺等部门扯皮,直接封仓、查账,抓人。

  “现在看来,情况比我们之前预料的还要恶劣,连太仓的粮都亏空如此严重,其它仓里的粮食,只怕也会比账上难看的多,我们的粮食会比预期的少。”

  从门下省过来的马周,一脸的忧伤,他现在是李世民的机要秘书,对于太仓的真实情况十分担忧。

  “早点捅破这些脓包也好,这样才心理有数。”秦琅道。

  “三郎你有什么打算?”马周问。

  “能有什么打算,只能是逆流而上了,先把这烂摊子接下手,搞清楚实情吧,然后,就是如何配给了。把这有限的粮食,最大限度的供应给长安百姓。”

  “可粮少人多,终究还是不够!”

  马周说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饥荒归根到底还是粮食供应不足,打击这些仓鼠、奸商们,只能说有所缓解,但粮食终究只有那么多,依然还是会不足。

  剩下的这个缺口如何填补,这才是最关键之处。

  秦琅给出的解决方案只有两个,一是朝廷颁诏输粟授勋、阶,就是用官阶来刺激那些商人豪强们,让他们运粮入关。

  然后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重开常平仓。

  “我拟计划重建常平仓,鼓励各地的商人,运粮入关中,以市价收购。”

  “市价收购?”马周有些疑惑,“之前镇抚司发出的命令,不是已经禁止关中粮商私下交易了吗?”

  “一码归一码而已。”

  之前秦琅确实发出了禁止粮商交易的命令,这主要是为了把粮食全都控制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