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5章 委屈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在见到李大亮后,这位新任刺史并没有接受他的重礼,只是让人给他带回一句话,说莫要抗拒天命,反抗朝廷,别再走李贲李佛子等人的老路。

  这话警告意味十足。

  也让杨季元坐立难安。

  虽说杨家坞堡兵多墙高,可猛虎也怕群狼的撕咬。

  杨季元半生江湖,本以为左溪的蛮王们能知道辱亡齿寒的道理,若是大家一起联合起来,秦琅也不敢过于相逼,就如之前谈殿宁长真等人反抗朝廷一样,闹一闹,表明下态度,朝廷也就会知难而退,息事宁人。

  那些愚蠢的蛮子啊。

  秦琅随便说了几句空话,扔了点甜头,再亮出刀子吓一吓,他们就真的服服贴贴了。

  今日灭水口,破金龙,他日又降金鸡,再来打谅山,他们不帮还助纣为虐,那么下一次,当秦琅要对左溪那些蛮王也亮刀时,他们怎么办?

  可惜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有人懂。

  怪不得岭南百越群蛮,部族众多,可千百年来,却从没有成过势的,瓯雒的蜀王子泮,南越国的赵佗,甚至之前的李贲李佛子,还有士家,冯家等,稍能成些气候,割据一时的,那都是中原南迁之民,或是汉人后裔。

  自己怎么就没早想透这一点呢?

  现在骑虎南下,秦季元不甘心就归向秦琅称臣,可也深感孤单力薄,也就只能一边备战,一边再送孙女送钱了,只要秦琅还愿意谈就好,说不定能谈出一个勉强满意的结果来呢?

  人越老,胆子越小。

  杨季元不像儿子们那一样一味喊打喊杀,真打起来,胜负难料。就算是杨广当年调兵一百一十二万东征高句丽,可不也败了吗?

  打仗从来就没有必胜一说。

  打仗,那是到了最不得已的时候,最后的手段,一个老江湖,是不会轻易的把所有的家当都堆上赌桌的。

  想了想,老杨对儿子杨勖道,“你是虫娘的父亲,我知道你肯定不舍虫娘,万一,我是说万一。”

  老杨让儿子写封信由虫娘捎回门关给秦琅,暗表投诚之意。

  杨勖不解,“儿子岂是那种背叛家族之人?”

  “你别急,我是说万一。我们家从中原来岭南,历经七世,于这瘴疫蛮荒,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么一份家业,不能到我手里给断送了。无论如何,都得留条根再续下去。你现在给秦琅写信,先留个准备,万一杨家真的逃不过这劫,到时还得指望你!”

  老杨告诉儿子,万一到时秦琅非要灭了杨坞,守不住时就让杨勖开城投降。为此,他还特意安排杨勖去主持一个副坞,并让他把他家的女人孩子都带过去,另外也挑了其它几房的聪慧孩子过去。

  狡兔尚有三窟呢。

  老杨这样安排,确实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我另外还叫人秘密送几个孩子去交州,从那里坐船出海,分别去林邑和广州。”

  ·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