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2章 天子东宅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阳也并不安全,李渊最后想迁都山南,定都到邓州或是襄阳、荆州去,只是后来被李世民坚决反对,这事才算罢了。

  等李世民继位后,头几年也是战事不断,灾荒连年,一样得跑到洛阳来就食,那时起,李世民也就萌生了要迁都洛阳的想法,此后先是小规模的修葺洛阳宫,再到后来全面加大对洛阳的重建力度,甚至是将洛阳定位为大唐中原的经济中心、税赋钱粮转运中心等,这使的洛阳近几年的发展是突飞猛进,其工商方面已经开始超越长安了。

  占着天下中心的地利,和运河水陆交通之便,洛阳迅速成为大唐最强大的工商城市,这里工坊林立,洛阳市场更是足足三百六十行,万家商铺林立。

  无数的商货从这里制造出来,再贩销各地,天下各地的材料也络绎不绝的运到洛阳,再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商货。

  隋朝时,洛阳和其周边就建立了六大转运粮仓,其中最大的更是储量高达三千万石,如今这六大仓依然全都在运转,并且大唐又新增了许多仓库。

  其中转运司的常平仓署下,有各大物资仓,粮、盐、糖、铁、布、丝等等,这些更加造就了洛阳的不凡,工商的兴旺。

  洛阳经济上在贞观九年已经差不多恢复到隋大业七年的巅峰之时了,只是政治上还没有恢复而已。

  而随着如今李世民终于下定主意迁都洛阳,洛阳也再次一跃而起,即将全面超越长安。

  如今的洛阳,大体格局还是沿袭隋朝时的。

  当年杨广选定这块地方修建大隋的东都洛阳,并不是在汉洛阳城和北魏洛阳城位置上。

  隋洛阳城由宰相尚书令杨素担任营作大监,宰相纳言杨达和将作大监宇文恺担任副监,宇文恺是隋朝最伟大的建筑大师,隋京师大兴城也就是出自他的设计。

  每月役丁二百万,营建东都。

  仅仅十个月,东都洛阳建成,实际耗费了两千万个人工,工程量十分巨大。

  洛阳修建之前,有隋朝四大名帅之称呼的杨素,便亲自为洛阳设计了一个防线,发丁数十万掘堑,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度河,至浚仪、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

  这条防线长达近千里,挖出了一条大堑壕环绕整个洛阳,然后再于各处交通要道筑堡建关防卫。

  防线建好,才正式开始营建洛阳。

  洛阳城和洛阳紫徽宫建成后,又接着营建皇帝行宫显仁宫和西苑,显仁宫周围数百里,西苑更是周二百余里。

  东都洛阳建成后,杨广又迁移天下富商大贾数万家于东京。

  徙洛州郭内人及天下诸州富商大贾数万家以实之,除此之外,还从各地调集工匠充实洛阳,江南诸州,科上户分房入东都住,名为部京户,六千余家,江北诸郡送工艺户陪东都,三千余家,于建阳门东道北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