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61章 革新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绝对会引起所有人的反对。不说别的,光是科举的四书五经,那可是圣人之学,传承千年的,突然加入一门学科,凭什么?

  但是,如今这个情况却是不一样了。

  崇祯皇帝已经用事实证明,这个科学,就如同他所说那样,强国富民的好东西来的。

  别的不说,光是大明的钢产量翻倍,以至于新式护甲和精良军械的量产,就是去年蓟州大捷能赢的关键因素之一。

  想想看,一直以来,都是被建虏压着打,京畿之地,甚至还有关内其他地方,都是建虏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建虏入侵如入无人之地。然后,因为科学的加成,直接打得十几万建虏几乎全军覆没!

  这要是不算强国的话,还有什么算强国?

  还有,玻璃、水泥,特别是蒸汽火车,都已经在应用。据说宫内还有纺织方面的好东西,只是还没拿出来,这些如果只是卖钱的话,那可都是聚宝盆来的。富民之说,绝对不是吹的!

  如此种种的好处,都是有目共睹的,并且皇帝之前也说过,这其实是属于格物致知的一个延伸,算起来,也算是圣人之学里面的。

  只不过如今是把这个独立出来,以圣为道,科学为途,结合起来用。

  有这些因素在,至少在场的这些大明高级官员,就并不觉得难接受了!

  而崇祯皇帝此时说出来,是在和太祖皇帝沟通之后,估计太祖皇帝也是认可的。

  因此,文华殿内,贺逢圣等人,互相看看之后,最终皆是领旨。

  崇祯皇帝见此,便终于说到了事件的起因,礼制这一块方面。

  只听崇祯皇帝对他们说道:“有科学一道为用,朕已经看到过,未来百姓之生活富足,因此,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礼制,可适当放开,不过卿等应该也有数,哪些是不能逾制的,重新拟定一份之后,朕再过目!”

  皇帝看到了未来百姓的生活会富足?这妥妥地就是太祖皇帝施展了仙法,才能让当今圣上看到的吧?

  心中这么想着,对于这个要求,贺逢圣那是一点意见都没有,还生怕皇帝反悔,连忙恭声回应道:“老臣领旨!”

  估摸着对于大部分礼制基础该是会降低一些,这样大部分人就不算逾制了。至于哪些礼制是绝对不能逾制的,比如潞王陵这种,是肯定不能逾制的。那还有呢……

  他正在想着时,就听崇祯皇帝又对他交代道:“在不能逾制之红线之下,一般礼制之上,或许还有一些,也可以是准许更多的人享之。朕回头给卿等一份清单参考,主要是新设一些散官,是为各行各业之人才之用……”

  听到这话,贺逢圣等人就非常好奇了,各行各业人才之用的散官?这是什么?

  他们想着时,就听崇祯皇帝对他们继续说道:“是为能者,大师,宗师三级,技艺达到一定要求,并为朝廷效力,则可给此散官,享对应之礼制;独商人一道,以钱之多寡衡量,每年需交对应金额之钱财给朝廷,以此证明财力,并且德行也要符合。而德行之符合,要看其慈善之举多寡。”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