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83章 俸禄革新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员俸禄,实在是太少了。

  大明最高品级的官员,年薪也就是两而已,翻四倍,也就是两,多么?

  不说和宋应星这种特殊存在去比,毕竟宋应星是搞技术的了,他创造的价值,可远不止这个数。大明官员的俸禄,就和其他朝代比,就能看出有多低:

  比如唐代时一品月俸八千,另有职田,一品为六十顷。又有世俸钱,一品为二百万(二千贯)简单来算的话,唐代年薪,一品官员是400多两。而唐代官员的年薪,大概只是宋代官员的月薪而已。

  如今大明官员的俸禄,翻了四倍,也只是和唐朝官员差不多,和宋朝官员就更不能比的。

  就算是这样,大明朝的经济比起几百年前的唐朝来说,不管是物资总量和人口,都有很高的增长。从这方面来说,明朝官员的俸禄,还是比唐代官员要低的。

  换句话说,明朝官员的俸禄,还有上涨的空间。

  不过对于此时文华殿内的大明官员来说,那是一个个都是喜出望外,不但涨了好多俸禄,并且皇上还金口玉言说了,以后还会继续涨俸禄。

  都不用说,文武官员,包括宦官,全部叩谢皇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估计在这文华殿内是最响亮的一次了。

  崇祯皇帝宣布这次的加薪,当然也是有底气的。

  地方整顿的事情,除了辽东没有光复,西南还在改土归流之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能在崇祯十八年完成。根据预测,清理隐户和重新丈量粮田之后,毛估估的一年税收,能多达三千万两之多。

  这还不算天下太平之后,朝廷对海外用兵,鼓励海贸之后带来的收入。以及科技的进步,带来的物质的增长。

  根据刘伟超提供的消息,后世的满清税收,在甲午之战前的10年时间里,满清每年的财政收入都在8000万两白银左右,高峰出现在1891年,达到8968万两。

  崇祯皇帝很有自信,在刘伟超的帮助下,按照刘伟超的说法,大明的经济总量会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赋税也会越来越多。比起那什么满清的赋税,肯定会只多不少。

  这么一来,给他的这些臣子加这点钱,压根就不怎么心疼了。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群臣的山呼万岁声,微笑着让他们起身,然后再宣布道:“此次俸禄改制,暂不涉及宗室、勋贵。另外,朕计划在将来对全国的吏员也做出一些变动,让他们能领朝廷俸禄。”

  大明朝的吏员,不在朝廷官员体系之中,其实是不领俸禄的。这些吏员,其实是算徭役的一种,给朝廷白干的,并且一般来说,还子承父业,世代相传。

  这么一来,吏员往往会利用职务之便,上下其手,捞取银子,比领朝廷俸禄的官员都要捞取得多,也是存在的。

  甚至很多时候,所谓的吏治败坏,就是从吏员开始,要不然,怎么说吏治败坏呢!

  此时,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正好都是受惠者,对此自然不会有意见。

  不过有些人还是比较担心的,比如说,宗室的俸禄,朝廷的负担太大,之前就一直在耍赖皮,不支付都是常事。皇帝要革新俸禄,不知道会怎么革新?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