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60章 教育改革_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时,底下这些臣子基本上就没有反对的,最多是有疑惑,问个清楚而已。

  最后,崇祯皇帝又对底下臣子说道:“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一直没有定论。而如今,新一批通过格物学专项科考的人才要出来了,因此,朕宣布,大明皇家科学院的先生,与国子监国子学同等对待,即分博士、助教、直讲三等。”

  这个品级就不低了,相当于只是略微小于国子监这边一等。但是,大明皇家科学院这边,至少在以前,是不用通过一级级的科举来科考的,等于是一条终南捷径。可以预见,这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格物学这条路。

  当然了,以后格物学都和儒学一致,有社学、县学、州学、府学这些,将来怎么样,还是不是终南捷径,那就不好说了。

  他们不知道,崇祯皇帝做这个教育改革,其实是参考了后世刘伟超提供的教育模式来进行改革的,分为几步走。

  如今只是把大明皇家科学院纳入了正经的教育系统,略微低国子监一头。但是,等到从大明皇家科学院内的人才分布到各行各业,做出让人瞩目的成就之后,他就准备重新改组。

  崇祯皇帝认可的大明教育体系,就是社学(小学)免费,县学、州学(初中)免费,府学(高中)免费,然后是国子监(大学),不过以后还会把管理职能剥离出来,成为类似后世真正的大学;而大明皇家科学院,就要类似后世的中科院,做最顶尖的学问研究。

  不过这些不能一步就位,需要给大明百姓一个逐渐接受过程。

  比如,从现有已经公布的模式下,大明读书人会越来越多,處於顶端的府學学子,还有国子监学子也会越来越多时,就可以多开办国子监和府学。以后大明人口会越来越多,读书人就更多,再根据形势,就可以变成类似后世的教育体系模式,人才分层培养了。

  宣布完这些革新之后,崇祯皇帝便感慨地说道:“相信诸卿都感受到了,各衙门针对格物学人才的求贤若渴,甚至都发生了衙门之间挖人的情况。与其这样,不如扩大格物学人才的池子,让各衙门都有充足的人才可选,为大明之强大,百姓之富足添砖加瓦,不是更好?”

  文华殿内的这些人,都是大明各部门最高级的官员,他们当然知道崇祯皇帝说得这些话是指什么。

  不说别的,如今大明最常见的水泥和蒸汽机这两块,就一直喊着要人。水泥和蒸汽机的理论,还有针对不同情况的改进,一直是需要人才的。更不用说,其他各方面了。

  就比如蒸汽机,哪怕是战船上用的,都是有各种各样的蒸汽机,而不可能和蒸汽火车一样一成不变的。皇帝确实知道,但他只有一个人,不可能每个方面都亲自去指导的。

  更不用说,皇帝那边据说还有什么内燃機,发电机,电动机等等东西,都等着人才去做呢!

  和历史循规蹈矩发展不同,有刘伟超的金手指在,先进的思想和物品都不缺,就缺人才!这种急迫,身为最靠近皇帝身边的人,那是感受最深的。

  就这么的,这场御前会议胜利结束,各衙门便针对皇帝的要求开始动了起来。

  不过也在这时,南方传来了捷报。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