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六章荣宁二府的设想_重生之大国工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嗨!别提了,台里倒是给批了资金,可满BJ城,找不到合适地建荣宁二府。

  实在不成,就只能去河北找地儿了。”王福林叹气道。

  “其实你们这是陷入了误区。

  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在清朝里面的好多背景其实是融合了明清两代的特点。

  何必非要去新建荣宁二府和荣宁街?

  我那个恭王府当荣国府不行?恭王府的后花园比大观园差啥事?

  BJ四九城这么多王公贝勒的府邸,怎么不能再找一座宁国府?

  至于说荣宁街,那就更简单了,用恭王府外面的巷子就行。”

  “能行?”

  “怎么不行?恭王府我又不问你要钱。

  一些小的背景道具组,比如古董家具,屏风摆件之类的东西,我那都有,随便用,不要钱!”

  “得!

  小张大师,你还是先说说你今天来的目的吧!

  你不说出来,我还真不敢用。”王福林和其他几位筹备组的人对视一眼,笑着说道。

  “其实我今天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请咱们央视拍一个摄制组,帮我把恭王府的整個修缮过程拍下来,拍成一个纪录片。

  这对以后的古建筑营造技术的传承教学,以及对古建筑文化的研究都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当然了,关于拍摄费用这一块,由我负责。”

  在张俊平看来,这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不就是借两个人,借两台摄像机的事嘛。

  没想到他说完,王福林等人居然犹豫了,沉默了一会,互相看了一眼,王福林才开口说道:“这个……

  小张大师,按说你帮了我们这么多,拍个纪录片没什么。

  可是……

  摄像师咱央视不缺,可摄像机……

  你知道,杨导拍的西游记,那么大场面,就一台机子。”

  得,张俊平算是听明白了,摄像师不缺,毕竟这么大单位,摄像师,摄像师助理一大堆。

  可摄像机不富裕,一个萝卜一个坑,借给张俊平,就意味着会有剧组因为缺少摄像机而停摆。

  “行吧!摄像机我来想办法,你借我几个摄像师。”

  “那没问题,别说几个,十个都行。”这次王福林非常爽快的答应下来。

  央视不知道有多少摄像师,一年摸不到几回摄像机。

  把人借给张俊平,还能练练手,一举两得。

  “那你们忙吧,我去想办法弄摄像机,回头联系。”张俊平也不磨叽,说完事直接离开。

  一路疾行,来到友谊商店。

  友谊商店,说实话张俊平真不想来。

  这里充满了歧视和特权。

  总让他联想到历史教科书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那块牌子。

  可却又不得不来,因为一些东西,只能在友谊商店能买到。

  摄像机都是国外进口的,现阶段,国内能买到摄像机的地方只有友谊商店。

  要么就是打申请,动用外汇,从国外进口。

  当然,这说的是国家部门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