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共同出书_重生之大国工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拿去当硬木家具传统工艺的教科书都够资格,是两个不同的方向!”王世襄不以为意的摇头笑道。

  王世襄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老太太、张俊平和王世襄不是同一类人。老太太,张俊平都是手艺人,往大了说是大众口中的艺术家,而史树青、王世襄则是专家,鉴定专家。

  其实说白了,就是:老太太、张俊平他们是靠手吃饭的,而史树青、王世襄则是靠嘴吃饭。

  两者说不上谁比谁更厉害,不是同一类人,没办法比较。

  不过两者之间关系也可以说是相辅相成。

  老太太、张俊平他们的作品,要靠史树青、王世襄这类的鉴定专家来提高身价。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要靠鉴定专家们的鉴定来提高身价,那还是鉴定专家更牛逼。

  可是,说这句话的人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没有从古流传至今的匠人,那么所谓的鉴定专家有存在的必要吗?

  “老王,我看不如还是以你为主共同出书吧,你把这些书稿润色一下,出一本雅俗共赏,专业性、艺术性共存的书,让我徒弟也跟着沾沾光!”老太太放下茶杯,笑眯眯的开口说道。

  “这个……”王世襄有些意动。

  “老王,我看刘先生的建议可行!咱们搞文物研究工作的,最重要的是就是专业性和严谨性!

  说到专业性,我相信没有比刘先生高徒的这些书稿更专业的了,即便是国美的老陈,那几篇论文,我看来也不过就那样。

  如果老王你能和刘先生高徒共同出书,我来给你们写序!”史树青也开口劝说道。

  “老史你怎么也跟着起哄?

  刘先生,我是感觉和令徒共同出书,是在令徒的便宜!

  令徒这些书稿每一个榫卯的结构变化,每一个纹饰的制作工艺都相当完备。拿到任何一家木器厂都会被当成珍宝,是能够直接指导生产的专业书籍。

  即便是分开各自出书,我也准备在书里注明,相关数据出自令徒……”王世襄苦笑着解释道。

  王世襄王老就是这么一个赤诚的人,终其一生实在保持着令人敬佩的童真。

  “老王,你可不是矫情的人,又何必纠结这个?我们出书的目的是什么?为名为利?

  而你们文物研究所成立的目的又是什么?

  研究文物中存在的实用价值,继承发扬文物中的传统工艺。

  我徒弟这些书稿也许确实像你说的那样,非常专业,可是他一个二十岁的小年轻,出书又有几个人重视?

  说起来,还是我存了私心,让我徒弟能够借你老王的名气来扬名!”老太太的话更加实在,直接坦诚是借王世襄的名。

  三位大佬对话,张俊平在一旁插不上嘴,只有听的份。

  心里却是非常感动,老太太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替他铺路。

  “好吧!既然你刘先生话都说到这个份上,那我就占个便宜,我和令徒共同出书!

  这些书稿暂且放到我这里,我想想,看怎么往里添加一些东西,总要对得起作者这两个字。”王世襄也不再拒绝,笑着答应下来。

  说完又看着张俊平问道:“你叫……”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