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斗诗_杨家将之风流八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桌子,叫过小二来,要了一壶汾酒,再上几个小菜,准备好好领略一下普通平民百姓的生活。

  很快,一旁的中年人便引起了他的兴趣。只见那中年汉子猛地一拍桌面,将上面的杯盘酒菜震得叮当乱响。四周乱糟糟的声音顿时嘎然而止,俱都不约而同的往中年人看去。

  此人约有二十七八岁年纪,方脸阔鼻,剑眉虎目,长得仪表堂堂,一排短髭如根根倒插的钢针般紧密的排列在下巴上。长长的头发随意的披散在肩头,让人看去很有一股不羁的味道。身穿一身灰白色的长袍,虽然看起来有些旧了,但穿在他的身上,只会觉得与他非常搭配而不会觉得寒酸。一双不时开阖的眼睛更是暴出一道道金芒。

  此人必非常人!杨延融心中暗凛!

  那中年人见吸引住了大家的注意,哈哈一笑,从怀中摸出一块大大的金锭,“砰”的一声便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震得桌子不住的摇晃。

  一阵阵的吸气声传来,明眼人便能看出,这块金锭只怕都有五十两了。这般大的金锭众人哪里见过?许多人眼中都放出贪婪的光芒。若真能得到这块大金子,足够普通人快快活活的享用十年了。

  杨延融嘴角微微一抽,此人如此闷骚,不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中年汉子环视一周,郎声说道:“久闻汾酒美名甲于天下,前朝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由此可知,汾酒的名头绝非浪得虚名。今日我等聚于望春楼,饮这汾阳美酒,岂可无诗以佐之?在下不才,愿以这桌上之五十两黄金作注,谁能以汾酒为名,作出一首好诗来,这金子便归谁所有!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中年人这话一出口,顿时惹得无数人为之侧目,这可是五十两黄金啊!花这么多钱,只为得一首好诗,这人莫非嫌钱多的没处花了不成?几个学子模样的公子跃跃欲试,均想将这锭金子收入囊中。

  有趣!杨延融微微一笑。

  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公子折扇轻摇,缓缓走上前来,对着那中年汉子行了一礼,微笑道:“这位兄台请了!学生不才,愿赋诗一首。”,说着便向周围团团一辑,续道:“请诸位品鉴一番。”

  大厅中人全都轰然叫好,都看着这青年公子能做出什么好诗来。

  那公子缓缓踱了几步,思索片刻,双手一拍,道了一声有了,开口便吟道:“晋途古道望乡愁,枫叶亭中瑟瑟秋。我欲寻酒问行客,却指望春第一楼。”。这首诗道出了一个旅途在外,思乡的游子的心情。虽然对仗方面不是太工整,难得的却是意境深远。全诗没有点明汾酒,但却在最后两句中隐隐的说出了望春楼中第一酒即为汾酒这个意思,又暗暗的捧了捧望春楼一把。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