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二章量子半导体芯片_重生科技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台量子计算机,而这一台量子计算机的诞生,是许多工程师没日没夜的付出,才有了它率先诞生。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华夏用了四代人的牺牲才有了华夏共和国的诞生,用了一代人的牺牲才从一个农业国家初步建成工业化国家,用了一代人的牺牲才从初步工业化国家变成了现代工业化国家。

  这其中的辛酸,又有几个人真正去体会。

  秦元清看到了量子计算机项目组,上百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些都是千禧年之处,国家正式立项研发量子计算机,这些年当年还风华正茂,结果接近二十年时间过去,他们都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比如其中一个郭院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他了解到国内量子信息领域的贫瘠现状,毅然的辞掉国外的教授职务,放弃优厚的待遇条件,选择回国!

  回国后,郭院士便从零开始,一点点组建班底,带领着华夏的量子信息行业从当初无比蒙昧的年代,成长到现在可以跻身到世界一流队伍当做的傲然成绩。

  甚至于当初科研经费不足,郭院士将自己在海外的工资收入积累,全部捐献出来。

  “老师,秦院士来了!”潘教授恭敬地对着郭院士说道。

  说起来,潘教授还是郭院士的学生,只是郭院士一直低调,极少在外面露面,在2010年开始,更是直接将年富力强的潘教授推到量子计算机领头人位置,让他带领着量子计算机前行。

  “郭院士!”秦元清连忙上前我郭院士握手,对于这位老院士,秦元清也是很佩服。

  当初归国之时,郭院士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可是二十多年过去,郭院士也已经是满头白发,身形瘦弱,他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都贡献给国家,为华夏复兴贡献了自己所有。

  “秦院士,得麻烦你了!”郭院士和气地笑道:“这些人已经做到极致了,只是天赋有限,做不出更大的突破了。”

  “量子计算机的重要意义,秦院士应该也知道,一旦真的被美利坚率先掌握完整的量子计算机,那么我们华夏可能将面对着量子计算机领域的封锁,传统计算机的苦,我们还得再吃一遍。”郭院士说道。

  秦元清郑重地点点头,然后婉拒了中科大包校长提出的欢迎宴,秦元清第一时间投入了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中。

  量子计算机有三种在理论上可行的实现方式——一种是超导电路,一种是半导体量子芯片,最后一种则是离子阱。

  由于华夏这方面的工作起步的太晚,所以在超导电路和离子阱这两种实现形式上,华夏是远远落后于美利坚的。这种落后不仅仅是一两个身位而已,而是几十上百米的距离。

  而在半导体量子芯片上,也是勉勉强强算是在同一水平,但是依然落后于美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