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二十一章太空资源_重生科技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太空资源的,更别说是载人登月了。还有友好国家,这又如何界定?让友好国家的航天员到‘双环太空站’工作,可是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友好国家得有能力培养航天员啊。

  哪怕是到了现在,整个世界193个国家,有能力培养航天员的,绝对是双手数的过来的!

  “人类的未来不在地球,而是在太空,太空资源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资源要丰富得多。”秦元清说道。

  太空资源,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泛指太空中可观存在的、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环境与物质。其中主要包括相对于地面的高远位置资源、高真空和超洁净环境资源、微重力环境资源、太阳能资源、月球资源、行星资源等。

  不说太阳系以外,仅仅太阳系范围内,在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等天体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类木行星和彗星上,有丰富的氢能资源。在行星空间和行星际空间,有真空资源、辐射资源、大温差资源,那里的太阳能利用效率也远比地球上高得多。

  大家一听到太阳辐射,就闻之色变,实际上太阳辐射也是一种资源!

  实际上,现在的人类,相对于太空而言,依旧显得渺小,他们难以想象,太空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只有从太空获得资源,人类才可能真正的走出地球这颗生命摇篮。

  人类想要有着远大的前途,停留在地球是不可取的,迟早会进入内耗之中。而只有走出地球,那才有着远大的前景!

  对于这一点,科学家们都有高度一致的看法,所以自从航天器问世后,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就属利用太空的轨道资源,即利用高远位置这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众所周知,站得高、看得远。地球的空间轨道,远离地表,高于大气层,在那里能以不同高度、不同角度俯视地球,特别是与地球同步、与太阳同步的轨道具有特殊意义。

  为此,旨在开发太空轨道资源的形形色色的航天器竞相升空。例如,通信卫星就是把原来在地面的无线电中续站搬到卫星上,从而大大提高了信号的覆盖面积和传输距离、通信质量和抗破坏性,减少了费用,使通信技术发生质的飞跃。遥感卫星相当于空间观察平台,具有观测范围广、观测次数多、时效快、连续性好等优点,对气象预报、陆地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导航卫星设在太空的基准点,它能克服地面无线电导航台存在的信号传播距离有限等一系列缺点,是最先进的导航技术。

  在太空“制高点“上不仅可以观地,还能望天。在那里进行天文观测不受大气层影响,使全波段天文观测变得轻而易举。天文卫星、空间站就是理想的天文台。

  秦元清为何参加此次载人登月研讨会,那可不仅仅是为载人登月做舆论宣传以及预热,也不仅仅是从学术权威方面,给这一次太空黄金时期加一把火,让竞争对手出牌跟上。

  更是因为秦元清希望人类精英将目光从地球转移到浩瀚的太空,将资源从内卷中转向太空,那里才是人类的未来,华夏很大但是华夏也很小,去跟实体店、菜市场抢生意做,迟早有一天会出现恶劣的负面效果。

  而且华夏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亿人了,哪怕荒漠治理,消灭荒漠,大大改善了环境,扩大的生存空间,可是对于华夏而言,亿人还是显得有些大的压力,虽说未来十年,华夏会迎来一大批去人口化,但是哪怕乐观的估计,到2035年,华夏至少也还有12亿人!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