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换血_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货币,进行秋收田亩税的工作。

  朝廷的动作,很快传到了民间,宝钞要增值,重新回暖,朝廷以宝钞作为统一收税法定货币,一时间,宝钞的热度再次上升。

  街头巷尾,无数的商贩,开始用金银等物,开始从其他人手里倒卖大明宝钞。

  而以往被贬低的一文不值的大明宝钞,突然间成为了应天府的硬通货,就因为朝廷的一道圣旨,大明将以宝钞作为税收货币。

  而随着事件发酵,各地官员的推广,宣传,宝钞的流动性瞬间暴增,虽然还没有达到面值所有的购买力。

  但宝钞的价值,逐渐回暖,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而最重要的一件事,大明取消了铜钱缴纳税收,一刀切的直接规定,只收宝钞和实物,并且商业税中的实物更是上升了一个点,达到了一百税十一的地步。

  除非你缴纳宝钞,按照十税一的标准,不然就是百税十

  如此以来,朝廷的公文下发到地方,地方的官员们在本就忙于秋收的时节,又要负担商税的征收,一时间忙的不可开交。

  而他们的忙碌,也是建立在大明的繁荣昌盛上。

  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

  东宫,詹事府。

  方世玉看着眼前的众人,面色平静道:“景清,去年田亩税一共收上来了多少?”

  田亩税的收成,代表了朝廷能收回来多少宝钞。

  而宝钞的用途,就不言而喻了。

  方世玉终究还是要用宝钞来做货币的。

  虽然朱元璋把宝钞玩废了,但方世玉捡起来抢救一下,继续玩,还是没问题的。

  只要朝廷认准,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它就是唯一的货币。

  景清翻了翻奏疏,从一堆的奏疏中找出了年度田亩税收财报道:“户部上报,各地田亩税总收成,两万万七千四百万石粮食,其中两万万四千七百万石粮食已经入了各地府库,国库!”

  “宝钞收回来的数量总额是,一千八百三十万,其中一千六百五十万已经入了国库,至于实物,今年的商税还没有全部结算,暂时没有数据!”

  大明的田亩税也不是九月份收的,各地气候不同,种植东西不一,只不过九月是秋收时节,也是最后的秋收。

  朝廷统一在这段时间,会计算出全年的田亩税收是多少。

  “粮食有那么多吗?”方世玉直接愣住了,两万万七千四百万石粮食,一石粮食一百二十五斤,这些粮食,够两亿人口吃一个月的还要多的了。

  而且,皇庄收的只是两成租金,百姓手里还有八成粮产,也就是说,大明去年全年的收成,达到了十万万石还要多出许多许多。

  景清道:“数值确实有点大了,不过这也正常,辽东的平原地区就产出了两万万石粮食,西北地区,华中平原,华南平原,华南本就是高产地区。”

  “不过,水稻产量并没有什么提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