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六章_青云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托朕查的孙谊年、秦景山二人,朕近来比对吏部、刑部存案,已有所获。

  “孙、秦二人乃咸和初年生人,祖籍上溪,昭年间考中秀才。秦景山先后考过回举人,乃昭四年与七年。昭四年,秦景山于乡试落水,不第。昭七年,秦景山在乡试,因误杀其表哥张岐,惹上官司,被褫功名,并判以终不得入仕。

  “不过,朕与理寺翻查存案,比对线索,发现这桩人命官司或有误判,真正的杀人者并非秦景山,而是孙谊年。

  “孙、秦乃至交。昭七年,他二人共同参加乡试,因张岐数度问秦景山讨要禄米,并以命相胁,孙谊年早对其心生不满。案发当日夜,张岐酗酒而归,在水畔邂逅孙、秦二人,再度问秦景山索要钱财。孙谊年为护好友,失将张岐推入水中,张岐随后溺毙。隔日,张岐尸被发现,孙、秦二人到衙门投案,均称杀人乃自己所为。因案发无目击者,二人各执词相争不休。而彼断案的,乃东安府衙名岑姓推官……”

  卫玦看到这里,顿了顿,不由抬目看向谢容与,“岑姓推官……东安府失踪的岑通判?”

  谢容与颔首。

  “……岑推官后来结案,断定是秦景山过失杀人,并上奏朝廷褫其功名。孙谊年为秦景山鸣冤过回,均无果。事后,孙谊年奋发苦读,于昭九年中举,试守年,回上溪做了县令。

  “自秦景山落狱,及至孙谊年中举,这段日刑部、理寺卷宗上有关张岐落水案的记录均被销毁,可见始作俑者腕滔。而朕之所以笃定凶犯乃孙谊年,乃是因为衙门录事在整理案宗,誊录过份供词,原供词虽被销毁,备份幸而留存。供词附于信后,表兄稍后可细看,从中不难辨出,张岐落水案发后,孙、秦二人到衙门受审,其中秦景山的供词先后颠倒,矛盾重重,反是孙谊年条理清晰,笃定是自己杀了张岐。

  “另外,昭十三年五月,即洗襟台坍塌的个月,孙谊年曾将封述职书递交陵川州府,书中附上封认罪信,信中写明当年是自己杀了张岐。

  “据孙谊年说,昭十年,他做上溪县令之后,良心难安,于是找到当年断案的岑雪明,想为秦景山洗冤。彼岑雪明已升作东安府通判。他对孙谊年说,要救秦景山,需以春秋笔法伪造份供词,将秦景山的过失杀人,改作是防卫过当即可。因上溪商人蒋万谦与秦景山是旧识,岑雪明于是联合孙谊年、蒋万谦,伪造供词,为秦翻案。

  “秦景山回到上溪,成为孙谊年边幕僚,及至昭十二年,岑雪明忽然找到二人,要求二人为其办桩事。至于是何事,孙谊年并未在认罪书上说明,称他此意识到,当年岑雪明判错案乃故意为之,切都是为了将上溪县衙的把柄握在中,而自己为虎作伥,自食其果,甘愿以死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