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九三章_青云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到有一天一切尘埃落定再回来。”

  老太傅握在张远岫手腕的手缓缓收紧,苍老的手背筋脉蜷曲遒结,浑浊的眼眸透出殷切的盼望,仿佛他这一路奔赴回京,就为了跟他说这样一句话似的。

  张远岫在陵川时,老太傅给他回的一封信,“至于重建洗襟台,依为师见,台起台塌,天定自然,则不必执着”。

  可执着人若能为一句话动摇,脂溪矿山山崩地裂时,他不会拾起那个锦囊了。

  张远岫的目光淡如陷在山谷里的湖,风被四面山壁挡去,漾不起一丝涟漪,“好,但不现在。忘尘一介庸人,没什么抱负,只有一个愿罢了。等愿望现了,忘尘遵循恩师意,与您一起离京城。”

  老太傅的身子本就不好,今日又染了风寒,说了这么久的话,人很快就乏了,张远岫伺候完他吃,见他难掩倦,叮嘱了几句,离了。

  洗襟台坍塌那年,先帝病重,老太傅病倒了,年纪大了畏寒畏热,自那以后,老太傅一年有多半时在庆明的山庄休养。京中的城西旧邸交给了张远岫,太傅府虽留了人,因为除了一些书册,府上没什么珍贵的事物,需要顾看的地方并不多。

  张远岫老太傅的屋中出来,却见一仆正往东面的的厢房中送炭盆。

  府上的主子只有太傅一个,有什么下人病倒了,竟要用炭盆取暖么?

  张远岫中狐疑,唤管家的来问,管家的道,“二公子,不下人,早上大夫过来看诊,说正屋久无人住,有点阴冷,不如东厢这干燥暖和,小的们打算把东厢熏暖了,让老爷搬到这住。”

  张远岫颔首,脚下步子一折,就要去东厢帮忙拾掇,正这时,白泉匆匆步入内院,呈上一封邀帖。

  “公子,大人的家宴帖子。”

  大人礼部侍郎,裕亲王妃的兄长。赵疏意欲为仁毓郡主和张远岫赐亲,朝中不少大臣已有耳闻。侍郎赵永妍的舅父,眼下他在家中设家宴,却给张远岫递来这么一张帖子,究竟在试探什么,不自喻。

  白泉低声问:“公子,您要赴宴么?”

  赴宴即为家人,张远岫跟侍郎做不做得成家人,还在两可。

  张远岫没有作声,等了出了太傅府门,上了马车,才淡淡回了一句,“容我想想。”

  其没什么好想的,老太傅说得不错,京中的士人闹事不这么好平息的。

  额买卖一案,引起士子百姓对这座楼台的憎恶,游街的士子中已有不少人请求朝廷停止重建洗襟台。等到小昭王把案情的真披于众,这些义愤填膺的士人不知道还要搅起怎样的风雨。

  想要让洗襟台平平安安的矗立在柏杨山,必须有一个在士人中一九鼎的人站出来,告诉他们不管发生了什么,洗襟台本身并没有错,它无垢的,一尘不染的。

  这个人,只能下一个谢桢。

  利弊得失他早就权衡过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