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9 吴先生?曹先生?吾先生!(2/4)_华娱199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片人刘登辉接了个电话,小声在曹轩耳语了几句,曹轩示意让众人稍等,然后亲自去大门迎接。

  包厢不知内情的众人面面相觑,刚才曹宝平来,曹轩也只是到包厢门口相迎,现在去大门迎接。

  难不成韩三爷来了?

  正疑惑间,曹轩和刘登辉引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平头男人进来,整个包厢的众人瞬间动容。

  坦白来讲,来人名气不大,二线都难说,地位也不高,起码在今天的聚会排不上号。

  但他有一个很关键的身份,就是这个电影项目改编的当事人——吴若福。

  作为一部真实改编的电影,立项拍摄的一个前提,就是征求人家当事人的同意。

  其实丁胜最开始写剧本时,就曾找过吴若福,但这件事对吴若福本人来说,影响很大,并不是多么感兴趣。

  后来繁星拿到拿这个项目时,也有一个难题,就是得得到当事人同意。

  也不知道是怎么操作的,反正繁星如愿的立项,众人本以为这就不错了,没想到曹轩竟然把人家当事人拉来了。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大家寒暄落座之后,曹轩宣布了一个消息。

  “很荣幸请到吴老师担任我们电影的顾问,而且吴老师已经答应,会出演我们的电影。”

  曹宝平和丁胜对视一眼,充满了震惊和惊喜。

  从商业角度上来讲,原型人物的加入更有噱头。

  从创作角度上来说,有原型人物在,更能帮助主创人员揣摩剧情和人物细节。

  唯一可惜的是,吴若福只答应了出演警察,算是配角,并没有出演男主,不然噱头更足,表演也更真实。

  都不能说是真实了,根本就是还原……

  但话又说回来,先不说吴若福本人比较抗拒那段经历,就连答应出演也是曹轩“三顾茅庐”才请出山。

  还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就是吴若福的名气太小,哪怕是原型人物,也不如曹轩出演效果最佳。

  事实上,这部电影剧本和现实真实案件细节是有这不少出入的,事件情节发展大致一致,但是细微之处有一定的改编,人物也做了不少处理。

  比如男主大明星,其实是曹轩和吴若福两个人的结合体,又做了一定的虚构,从其身上能看到曹轩和吴若福的影子,同时还有其他原创设定。

  毕竟是真实改编电影,而非纪实纪录片,还是要有艺术创作的。

  大家到齐,虽然很多事情没定下,但今天能来这,就说明有这个意向,剩下的就边吃边聊。

  首先就是电影名字,剧本最开始叫《拯救吴先生》,摆明事件改编,后来曹轩答应出演,丁胜就属意改为《拯救曹先生》。

  但曹轩觉得不好,不管哪个名字,既有点不尊重人家吴若福,同时也有些强化曹、吴两人的真实身份,让观众对电影的男主乱联系。

  所以,曹轩折了个中,提议了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