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4章 首战告捷_重工崛起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涛的嘴角不由地颤了一下,心想红星厂体量小,野心倒是不小。机械设计,液压设计,电气设计以及基础理论计算,这个标准要是被红星厂给搞出来,岂不是把国家颁发的机械设计手册给顶黄了。/p

  张苗苗的心事虽然干净,但是也看出了宁涛以及在座其他专家的脸色不对劲。她立马意识到可能是自己说得太直接了,于是又急忙解释道:“红星厂内部做的这个厂标,是绝对不会跟国家标准发生冲突的。只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做了一些细化。范围自然也不会有国标那么宽广!”/p

  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做细化,宁涛的脸已经变成了黑色。那国标是由政府牵头,消耗了众多人力财力物力而得出的精华,是随随便便就能细化的吗?/p

  作为国家标准编纂的负责人之一,宁涛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但是偏偏的他此刻又没有信心去质疑张苗苗的话。原因很简单。那铁碳相图不就是个例子吗?/p

  国家标准只能把温度精度控制在两三百度,但是人家红星已经能把精度控制在一百度左右,精度整整提高三倍!面对这样铁一般的事实,宁涛既张不开嘴质疑,也没有脸发火。/p

  “呃……依我看,开了一整天的研讨会,大家都累了,还是早些散会吧。”宁涛说道。/p

  “对对对,都累了,早点散会吧。”/p

  “也是,也是,有什么问题明吧。”/p

  所有专家都急忙点头。天啊,参加个讨论会,怎么感觉压力山大呀?在场这些专家都有些理解龙源重工的那四个家伙为什么要急匆匆离开了!感同身受啊!/p

  看着其他人慌忙离开的样子,张苗苗吐了吐舌头,虽然没有真正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但她知道,一定是自己又说错话了。/p

  研讨会地日程仍然在继续,但是在接下来两天研讨的内容却有些跑偏,主题不再是王朝阳的那三篇论文,而变成了红星厂的厂标。研讨会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多人讨论,几乎变成了张苗苗的单方面汇报。/p

  往往是研讨会的一个半场结束,绝大多数都是张苗苗在喋喋不休。只有在少数情况下,其他人会提出一些疑问和见解。/p

  作为研讨会的组织者,宁涛如何意识不到主题已经跑题。但他主观上并不想去纠正这个错误,因为他本人对红星厂的厂标也非常感兴趣。/p

  一个小小的企业都已经开始筹备自己的标准,并且做得有模有样,本身就是一件令人眼前一亮的事情。更何况张苗苗所讲述的内容中,包含的亮点也是层出不穷,这让长期从事标准化工作的众位专家们都产生了共鸣。\0/p

  其实要说跑题也并不准确,因为王朝阳的三篇论文涵盖的内容分别是材料,设计和生产。张苗苗所介绍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