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9章 买相机_重生之电子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动相机上给日本人赚了太多钱,鬼子哪有那么多钱去研发数码相机。这年头欧洲销量第一的相机也是日本货,没办法,日本货相对欧洲货要便宜的多,做的也小巧,搭载的电子辅助拍摄功能多,但论画质并不比国货好,但很适合小白用户拿来就拍的摄影需求。

  “不买日本货,也不要135,你挑个120的。”胡一亭头也不回地继续欣赏电子干燥柜里的进口相机。

  童牧以为胡一亭要省钱,回过头甜甜一笑:“麻烦您给我挑个120的,135全画幅的太贵了,我们要中画幅就好,我们只有两个人,用不了那么大。”

  男青年闻言想笑,但望着童牧天仙般的笑容,觉得嘲笑这样的美女实在太过亵渎,一时间只痴痴看着童牧的明媚笑容,尴尬无语。

  老师傅却不管那么多,呵呵笑道:“120的可比135的要贵,胶片也费钱,冲洗也费钱,姑娘你别搞错了,120虽然叫中画幅相机,但比135的全画幅相机的成像面积大多了。”

  童牧傻了:“是吗,这我可不懂,我听他的,他说买120,我们就买120。”

  男青年妒意满满地望了眼胡一亭的背影,随即笑着对童牧道:“国产120相机我们这儿只有海鸥4A,出口转内销的好东西,2300一台,保证质量!不过你有钱买120相机,还不如添点钱买个日本的全自动135相机呢。”

  胡一亭继续看着橱窗,头也不回,像是没听见身后在说什么,心想:“中国在八十年代曾经是世界上照相机品牌最多的国家,国家对这个市场完全放手让全国各种企业去闯,按理说这是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了吧?产品五花八门也曾出口五大洲四大洋,可如今呢?一片惨淡!再过五六年呢?中国还能有一个照相机牌子活下来吗?什么自由市场,自由竞争,若没有市场垄断份额带来的高利润来投入技术研发,那些经济学理论全都是屁话,穷国就该集中力量办大事,搞好一个垄断品牌赚钱研发才对,这么多年了,要是当初照相机行业只搞一个民族品牌,一个领袖厂商,比如凤凰或者海鸥,一个搞镜头,一个搞相机,联手起来,像国家电网那样垄断利润,持续研发,也不至于最终输的连底裤都当掉……”

  童牧听见胡一亭自言自语嘀嘀咕咕,回头道:“胡一亭你说什么呢?赶紧拿主意吧,我可不懂相机。”

  胡一亭从思绪中走出来,笑指着眼前橱窗里一台四四方方如吐司面包般的呆萌的照相机道:“老婆你看,这就是让我爸当年垂涎三尺的哈苏120相机,不过那时候可买不起这玩意,买了个凤凰的135相机都当宝贝。”

  童牧凑过来看:“你说爸喜欢这个牌子啊?”

  “嗯,120相机以前都是专业摄影记者用的,我爸说毛爷爷老婆也最喜欢用120相机,尤其钟爱瑞典的哈苏。哈苏这玩意算瑞典的国宝相机品牌了,美国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月时用的军用相机就是哈苏的500EL。

  还有啊,你记着,120相机用的中画幅胶卷是6公分乘6公分,而135相机听着好听叫全画幅相机,其实胶卷只有公分乘公分,单张胶片面积只有中画幅相机的四分之一不到,像素当然就差了很多,普通135相机拍出的胶卷,照片基本上放大到八寸就到头了,除非是特别好的镜头比如德国徕卡十几万的顶级镜头那另当别论,而120胶卷的宽容度就好得多,要是再搭配个好镜头,拿来冲印四十寸的照片都有富裕。

  总之老婆你还是买个120的吧,不用太好,弄个海鸥4A玩玩,只当是练手了,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但好歹也是中画幅,出来的照片比顶级品牌徕卡的135也要强。”

  童牧望着电子干燥柜里那台哈苏503cxi出神,过了几秒后断然道:‘就买这个。”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