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二章 其实我唐方是行家_国医: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限就是高。

  嘿嘿嘿,现在看起来,我们南江医科大学其实不比他们差啊。

  今天这个等级的演示,放到全世界哪个医学院都是顶流了吧?

  “难度之二:瘤体累及髂总动脉,容易导致一b型内漏。”

  “为了避免一b型内漏,就必须把支架延长到髂外动脉。”

  学生们听得极为认真,但是开始头昏脑涨。

  猛然袭来的大量新知识,一时半会根本消化不了。

  “但是这样一来,又会因为髂内动脉返流,造成二型内漏。”

  “为了避免二型内漏,就只能闭塞髂内动脉。”

  啪啪啪。

  有学生开始拍自己脑袋。

  有学生捂住自己耳朵。

  为什么苏新月嘴里很简单的血管手术,会这么绕?

  再听下去,可能要疯掉。

  “但是闭塞髂内动脉后,又容易导致间歇性跛行。”

  “所以就有了三明治技术、翻山烟囱技术……”

  “巴拉巴拉巴拉……”

  唐方讲得滔滔不绝。

  学生们听得脑袋爆炸。

  专家们听得昏昏欲睡。

  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家常便饭。

  他们的弟子出去给人家讲课,都不好意思讲这种基础知识。

  这唐主任怎么回事,不会是没有真才实学吧?

  净听到他在耳边嗡嗡嗡,跟个苍蝇一样,打又打不到,TMD烦死了。

  好在还有苏新月的手术可以看,关谷等人盯着画面,看得赏心悦目:

  虽然狂妄得让人极不服气,但这基本功确实是强。

  跟刚才那台手术一样,鞘管放置完成后,术野干干净净,竟然没有额外的出血。

  而且速度超乎想象地快,比自己的速度快好几倍。

  唐方讲了没多会,她已经把导管顺着超硬导丝放到位,并且完成了必要的造影,得到参数,让巡回护士输入了那台机器,然后放进去一根超大号的支架。

  一院每个医生的技术都这么硬吗?

  难怪刚才林思涵敢于声称心胸研究室的成立,将使世界心胸疾病的研究上一个台阶。

  如果他们的心胸技术也跟血管外科基本功一样硬的话,还真有可能做到。

  嗯,这只是开始,下面就到了切开对侧动脉,然后两侧动脉各自放入支架等器械,并进行对接的时候了。

  无论是三明治,还是翻山烟囱,或者别的什么妖艳货色,反正都回避不了这个过程。

  这个过程做得好不好,才是整台手术的关键!才真正看得出医生的水平!

  虽然苏新月声称有了新术式,但再改良,也绕不过这过程。

  如果把髂总动脉瘤的EVAR看作建楼房的话,这就是地基。

  手术间里,唐方依旧在滔滔不绝。

  他一贯对自己的EVAR技术很骄傲。

  尤其Z国吴yihui先生发明的翻山烟囱技术,由于是初创,全世界做得都不多,所以做过十几例的唐方觉得:我就是行家,仅次于吴yihui先生。

  嗯,现在王磊和苏新月崛起,可能我会比他们稍稍差那么一丢丢……不对,可能比王磊差那么一丢丢丢丢,但不至于比苏新月差。

  之所以现在是苏新月开,只不过因为她老师发明了新型支架,由此带来了新的术式,让她展示更合适而已。

  所以我仍然是行家!

  此刻,他越讲越起劲,几乎忘了自己只是个讲解员。

  虽然看不到暖翠厅,但他脑海里满是济济一堂的各国专家。

  我,唐方,Z国的心血管专家,EVAR的行家,在对全世界顶级专家讲课……讲解!

  反正很厉害很爽!

  “我们一院就擅长使用烟囱技术,尤其擅长用翻山烟囱技术治疗髂总动脉瘤。”

  “在这里我要隆重介绍翻山烟囱技术,这是一个神奇的技术,成功率为100%!”

  “而且不会发生急性堵塞和一型内漏……”

  他的耳机里忽然传来一个M国南部特点的拖长音:“噢~MYGOD!”

  随即是R语、H语、XBY语……世界各地的语言全都登场,唐方耳机里乱成了一锅粥。

  好在手里有话筒的就那么几个,耳机音量也有控制,否则这一波就能让他短暂致聋。

  发生了什么?

  唐方霍地转身,看向屏幕。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