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规培生救场的尴尬_国医:开局扮演神级手术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人来到第五手术间,进门就看到一大堆人,把手术台围得水泄不通。

  众人全都低头看着术野,正有些小激动地争论:

  “看这样子,哪有胰管断裂的征象。”

  “可王磊说胰管肯定断了。这必须处理,要不然手术必定失败,病人活不了。”

  “他说断就断?就算断了,那也得先找得到断裂的胰管,要不你来找?”

  这句气话似的问句立刻噎住了对方,李一山咳嗽一声,问道:“怎么回事?”

  “啊,李主任。”

  “老李。”

  众人纷纷招呼。

  然后有人解释道:“这个伤员解剖位置变异,而且可能本来有慢性胰腺炎,周围组织黏连变形,一塌糊涂。”

  李一山秒懂:“所以找不到哪段胰管断了?”

  有些胰管本来就难找,它象个害羞的古代大家闺秀,躲在最难发现的深部。

  明明知道有,就是看不到。

  就那种庭院深深深几许,倩影难寻声不闻的状态。

  如果再有解剖变异、黏连变形,加上这次的挤压破裂出血,那就成了被泥石流淹没的大宅,可怜的闺秀彻底不知去处。

  “是啊,我们已经找半天了,别说发现断裂胰管,就是主胰管都没找全。”

  一群经验丰富的主任副主任医师咂嘴摇头,束手无策。

  胰腺损伤的手术,胰管是必须全部查清的。

  否则其他部分做得再好,破损的胰管不断泄露,病人早晚死亡。

  这是肝胆胰外科的范畴,专业胸外的李一山明智地看都没去看。

  而是转头问王磊:“你上的话,有没有把握?”

  这段时间,他发现王磊哪个专科都能凑一脚,还都做得极其出色,所以莫名地就觉得王磊能行。

  其实“什么都会”不奇怪,从实习生开始,一直到住院,年轻医生要用四五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在临床所有科室轮转。

  人生最擅长学习的时期,先学四年理论,再花费四五年、五六年来实践,还有什么学不会的?

  这也就是博大精深的医学,这么大精力花出去,仍然被看作新嫩小菜鸟。

  要换个其他什么专业,就是头猪,这么多年下来也是资深老师傅了。

  至于为什么王磊强得过分,李一山早就跟韩峰一样,悄咪咪脑补过了:

  外国连特斯拉爱因斯坦这种妖孽都有,咱们凭什么不能有王磊?

  王磊看都没看手术情况,自信答道:“有。”

  众人这才注意到王磊。

  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医生问道:“这位就是王磊?”

  李一山得意地昂起头:“就是他。”

  老医生审视地打量着王磊:“小伙子真年轻啊。你都没看过病人,就有把握?”

  “之前看过了。我去洗手。”

  正常情况下,身为学生身份的王磊,应该礼貌地跟前辈老师们打招呼,说一下自己对这台手术的理解,争取前辈们的同意后,才能洗手上台。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