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六章 宫中生活_穿越之明正德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也算得上是个雄材伟略的人物,不过可能因为小时候又当乞丐又当和尚,文化知识低劣了一点,所以他后来当了皇帝,但骨子却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意识。wwW.qb⑤.cOM/他把国家治理的像个大农村,而自己就当村长。而我这个九流大学的大学生,以前学得是经济管理学,自然就想着把朝廷弄个像个大公司,自己就当CEO。

  通地这段时间的上朝议政,朝中的文武大臣们,我也基本上认识了。我发现他们分成三派,一派是以李东阳、杨一清为首的老臣子,他们拥护先皇,也就是说忠心于我;另一派是攀附刘瑾的,如“八虎”中的焦芳便是出任着吏部的待郎一职;剩下的还有不少数人与宁王的关系密切,这些人的名字自然是刘瑾告诉我的。

  对于朝中这样复杂的权力形势,我倒表现的不置可否,因为我觉得三角形结构更稳定。虽然有时在早朝议政的时候,三方面的朝臣有时候会为各自的意见争持不下,但什么事最后都得我说了算,毕竟还是我这个皇帝最大。倒没有像历史上写的那样,刘瑾专权,可以支手遮天。我心中感想着,看来历史和妓女一样,不同之处是,妓女还可以选择一下客人,而历史只能任人随意涂抹。

  这一个月下来,我已渐渐习惯了宫中生活。早上早起,晚上加班,积压下来的那些奏折也被我慢慢审批完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还多亏了刘陵帮我的忙。

  我由于看不惯古代文字,刚开始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真是让我读起来吃力,所以就叫刘陵陪着读给我听。刘陵推说着后宫女子不能参政,不敢同意,但最终还是拗不过我,被我软硬兼施,终是答应了帮我读批奏折。

  渐渐地我发觉,刘陵不愧是个有学识的才女。读到后来,她还能不时给我提出一些巧妙的看法和意见,而且对于国事民生、朝政纲要都可以侃侃而谈,对我的帮助实在不小。想她若不是女儿身,去当官的话,肯定也不会比李东阳那些人混得差。

  “皇上,这些积压的奏折总算看完了。皇上您辛苦了。不过臣妾以后再也不敢这么做了。”刘陵突然向我请旨道,“皇上,还请您让臣妾搬去储秀宫吧。”

  我正喝着梅儿俸上的香茶,此事她之前就提过了,不过我没批准,不由问道:“小陵,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搬到储秀宫去啊?住在朕的寝宫里不好吗?”

  刘陵解释道:“皇上,臣妾也想时候陪伴在您身边。可是…宫中规矩,昭仪、贵人等都要居住在储秀宫的。臣妾入宫也足一月了,却一直呆在皇上的寝宫,这样于礼不合,而且臣妾怕其她的妃嫔们知道会对臣妾有所非议…”

  刘陵讲起道理来总是一套一套的,我听罢笑道:“呵!管他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