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章 无题_奋斗在新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了,这种俗务惦念它作甚,无事不要生非了,小先生请入席!”

  一直看着赵良礼和李佑说话的宋问古这才上来道:“诸位都是洒脱人,今夜为李先生接风,务必要尽兴才是,功名利禄的事情就先不要说了。”

  赵良礼笑道:“宋老弟说的都是好听话。”又对李佑道:“这里是他家的产业,真是存心摆了鸿门宴招待我们。”

  当下入席吃酒,召美人助兴也是必然的。言谈之中,李佑得知这宋问古出身东山巨贾之家,不过宋问古并不插手生意,专门被家中培养出来读书考学并交游士林的。江南大商家都有这个习气,喜爱交结文人士大夫,通俗易懂的说就是拿钱买文化。

  李佑暂时抛开了官场失意的事情,对赵良礼道:“那夜在下酒后无德,放肆而别,搅了大官人的兴致,在此赔罪了。”他一直想知道八月十六那晚狂放一番走了后,别人的态度评论,可赵良礼不提这事,便忍不住出言试探。

  “不妨,是真名士自风流,满席拘谨便无趣了。是我那西席不晓事,已经责骂过他,先生不必放在心上。”赵良礼毫不在意说。

  宋问古赞叹道:“想起那句生怕情多累美人,此生不知还能否听到这样有意趣的句子。”

  “你是探花先生?”李佑旁边的陪酒女子突然兴奋地身躯颤抖,双手扪住心口,粉面惊喜的简直不敢相信。

  见到随便一个陌生女子认出自己后的激动模样,李佑那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暂且将低沉心情扫了出去,待要调笑几句时,忽然听到外面狂呼乱叫,似是有什么事情发生。

  众人便一齐站起来,立到窗边向楼外看去。却见一伙人手持火把冲进街角某家院落,随后没多久出来时,身背各式容器,扔了火把向北边逃去。

  李佑没想到刚来府城就见一起案子在眼皮底下发生,便问道:“那是什么地方?”

  宋问古对附近比较熟悉,“是一家米铺,这伙贼子似是抢米。”

  李佑惊异道:“堂堂府城,竟会有哄抢米粮的事情?”

  宋问古叹道:“许多年来未有生过这类事。但近日米价涨贵,每石价格倍增至二两,或有生计不继者铤而走险。”

  李佑更奇怪了,“现下正是秋粮上市之时,虽今年旱灾,但也不至于绝收,支持到春天不成问题。若是青黄不接时出现此事也就罢了,怎的眼下就有风波。”

  赵良礼摇摇头道:“不算什么严重大事,待到官府出粜米粮即可平息。”

  三人重回席间,赵良礼突然想起一事道:“前些月本人应承将云彩姑娘赠送与你,一直未能践诺,你看何时收走为好?”

  李佑哪有这个心情,摇手道:“大官人自己留着罢。”

  饮至深夜便散了,李佑回住所休息不提。

  话说这知府是很有排场的。若无它事,基本每日早晨所有府衙官吏都要汇聚大堂,一齐拜见知府,谓之排衙。

  第二日,已经上任的李佑便首次参加了排衙仪式,在同僚面前正式亮了相。可惜除了王同知,没什么人和李佑攀谈,受到了冷处理。

  毛知府交待了一些事情,主要是近日已经秋收,加紧督促各县征收粮税,以及临近年底清理积案。依然没有李佑什么事情。

  对于署内上下的冷遇,李佑暂时无可奈何,想起了昨晚那个因为见到自己又惊又喜的妓家女,真是极大的反差,或许不该拒绝她邀请的…

  同知厅的院落里辟出一间屋子作为经历司知事分理同知厅的公房。李佑在房中枯坐了一天,只看着院中秋风卷起几片落叶飘来飘去。又把目光移向同知厅紧闭的房门,王老头在里头作甚呢?难道他天天都是这样熬过的?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