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三章 笑话不是那么好瞧的_奋斗在新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这些人都很好说话,石大人一句为国分忧便会乖乖搬走?听说当年毛知府都只敢在东方扩城,却不奢望向西啊。”

  想到将会产生上千被拆迁户以及苏州府刁民的难缠劲头…王知府缩了。搞点政绩虽好,但若惹出后果难测的大麻烦,那便得不偿失了。

  其实这事好处当然很明显,至少朝廷每年可以多征一二十万税银罢。不过被地方主义思想严重、又畏难怕烦、也暂时没有升迁动力的李推官忽视了,从此可以再次看出本土为官的害处。

  呃,还有一点,石参政主理的事情,李佑半个铜板的好处也不敢捞,所以他更对此没有一丝兴趣。

  石大人爱怎样折腾就怎样折腾,功成名就也好,劳民伤财也罢,反正与他无关。还是赶紧先找一条财路要紧。

  回到推官厅,李佑随意捡看几个案子后,便出了衙,他今晚要请那出身洞庭商家的宋问古宋举人喝酒吃饭。

  酒过三巡,李佑便说明来意,原来是找宋问古打探开当铺事宜。

  听李推官将情形一说,宋老爷苦笑道:“我宋家买卖,南北之间贩运丝、棉、米为主,出于名声考虑未曾涉足典当。你缺本钱,我可以请族长借给你银子,只是这业内人手却不知从哪里找来帮你。典当不比其他,没有几个火眼金睛的朝奉,那是开张不了的。”

  真麻烦啊,找个轻松来钱的买卖忒费力气…回头寻一间没有背景的小当铺栽它个典赃窝赃算了,李佑一发狠想。

  “有了!”宋问古忽然想起个法子,提前挽救了某个不知名的小当铺。“那典当公所开在太尉桥处,我去打听打听,若有经营不善的,便借给你本钱去盘下来如何?”

  所谓公所,是这年头的行业组织一种,也有以庙、堂、馆为名的。

  “这样好。”李佑点点头道:“如此便劳烦宋兄了,大恩不言谢。”

  宋问古这个主意确实也不粗,至少解决了人手、店面、部分客源的问题。

  说完正事,二人便闲聊起来。李佑问道:“路过洞庭楼时,却不见重修,仍是年初遭灾后的模样,这是为何?”

  宋问古答道:“城外市运便利,我家客商多在那里,欲将洞庭楼迁往阊门外上塘,地段尚未择定。”

  “你们还是等等罢,那石参政要筑新城,鬼知道城墙建在何处。”李佑透露道。

  “什么新城?”宋问古的反应与李佑初闻此事时如出一辙。

  李佑便将石参政奏疏简要一说。

  “岂有此理。”宋问古摇头道,他对此显然也是不赞同的。

  渐渐地,官府打算在西边筑新城的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府城人对此大都持反对态度,真没多少支持的。

  这样工程,按惯例多半是采取大户捐款这种方式。但富商普遍都觉得此事意义不大,也落不下善名,纯属浪费钱财。况且有了城墙还妨碍货物运转,花钱找不自在的事情也太傻了。

  至于百姓,有担心被征发服役的,有担心为筑新城自家被拆掉的,不一而足。

  对于这些舆情,李推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准备看石参政再次闹笑话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抽了什么疯,非要逆全城势而动,做官表现魄力也得有个限度罢。前两次教训还没吃够?

  可惜,三品大员的笑话不是那么好瞧的。

  这日李佑刚一进衙门,便听到从分守道发来的一道任命:以推官李佑为协理苏州筑城事。

  他当场呆住了,这这这简直石大人先挖坑再逼他跳…而且一定是故意的!

  作为得到朝廷授命,全权总理苏州筑城事的道台大人,石参政自然有权力在下属中指定一个人来协理。

  很幸运,眼中钉肉中刺李大人中奖了。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