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书初体验_奋斗在新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暖阁,不知所谓道:“那李佑其实是个小人,你不该瞧得起他的…”

  归德长公主穿了小衣后轻蔑道:“得用的小人总比无用的庸才好,也只有庸才动辄视他人为小人。你不必留于此处,自行回府去罢,今后也不指望你助我一臂之力了。但母后大寿,你须得照常行事。”

  林驸马默然片刻,点头退出。这对他也算解脱了?

  次日天蒙蒙亮,睡眠不足的李佑便被叫醒了,幸亏不是朝会日,否则要起得更早。对了,今天皇帝陛下偷懒了,不举行日讲,李大人这个读书官也不用应差。

  再次穿过七重门,进了东阁北庑小屋内,直诰敕房理分票事中书舍人李佑抖擞精神,在公案摆上自带的特制鹅毛笔、墨水,正襟危坐准备开始办公事。

  没等多久,文书房几名内监在会极门收了外朝章本,捧着来到廊下。公公们看了李大人的架势,知道他今天要开工。便很有眼色的不请示了,直接将章本整整齐齐堆到公案上,约莫二尺来高。

  一边感受着天下章本奏疏都要从他手里进行分配的权力快感,一边念叨着历史翻开了新一页,李佑略带激动的伸手取过最上面第一本奏章。

  虽然李大人的责任只是收取分发而已,没有权力对所奏政务进行任何处理,但仍不妨碍李佑兴趣盎然的开打奏章细细阅读,体验一把预闻机密的感觉。或者可以将自己代入大学士角色,玩一下模仿票拟游戏。入眼便看到:

  “以鱼鳞册为经,是户册,户有定额而田每年去来;以黄册为纬,是田册,田有定额而业主每岁有更革。田有定额而粮有定数,每年只须将经册内各户平米总数合着纬册内田粮总数,着会计轻重派粮,则无飞走隐匿之弊矣!”

  这本奏折李大人看了三遍,每个字都认识,但合起来就是看不懂到底说的什么,似乎是赋税问题?如果让他来票拟的话,大概只能写“知道了”三个字蒙混罢…

  李佑有些不服气,扔下这本又取了第二本。

  “昔太宗皇帝为利边事,悉以盐法。近年户部为实利,遂变其法,今废商人赴边报中,虽曰利多,然土地抛荒米豆腾贵。商贾稼穑积粟无用,辍业而归,边无米,粟每石至数两,岂不误国?盐运司积银百万复何利哉!”

  还是每个字都看得懂,合起来就半懂不懂,似乎说的是盐政问题?

  李大人继续不服气,又翻了一本,才见到个山东某府上疏奏请减免积欠钱粮的奏章,算是可以看明白的,但该不该减免又不是他能想通的。

  至此李佑才叹道,治国诚然不易。他确实达不到穿越者同行那治国如玩票的高深境界,老老实实先做好机要员这份很有前途的工作罢。

  踏实下来的李大人便正式投入了工作,一手翻看奏章后尾附录的关键字,一手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