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京(6)_回到明朝当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可法也是第一时间听说了生员请愿的事,清明都过了,南京正是开始有点闷热的时候,又是晴天白曰,阁部大人的额角立刻就见了汗。

  “胡闹,胡闹啊!”

  骑在马上,史可法就是不停的摇头,脸上苦的都能挤出水来……这件事不用多想,也知道必定和东林复社有关!

  在南都,还有哪个组织能悄没声的组织起这么多读书人出来闹事来着?说是别家人马干的,有人信么?

  年年的苏州虎丘大会,与会的哪一个没有秀才或是贡生、举人的身份?甚至进士身份的,也很不在少数!

  江南文风原本就盛,光是无锡一县,有多少大世家?每个世家有多少读书子弟?

  虽说科举在制度上是务求完美,追求公平,但这世界上哪里有绝对的公平可言?一个普通的农户家族,第一代能勉强识字,第二代可以达到童生水平,到了第三代才可能成为举人,进士,然后成为所谓的书香门弟,也就是真正的世家。到那时,家族中的子弟自幼就有资源可以利用,从小就能在明师的指导下学习,无论是八股还是书法,包括科举的一些门路,这些世家子弟都远超普通人,得中的机会,当然也就是倍增。

  江南的书香世家,十几代人都中举,连续五六代人都当官,而且都能位列台阁的,实在是不在少数。

  为什么江南的士绅能挟制官府,控制佃农,就是因为都是百年世家,彼此以科场同年和婚姻等办法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地方州县官算什么?

  这些大世家联合起来,就连皇帝的圣旨或是派出来的太监也完全可以不当回事!

  这些人组成的东林书院和复社,在几十年的组织之下,已经成了一个超级庞大的集团,尽管彼此有矛盾和内斗,但在某些事上,倒是可以一呼百应,只要有了光明磊落的名头,哪怕是背地里阴私龌龊,一样可以吸引大量的热血士子参加。

  而以士绅生员们的影响力,几百生员就是几万士绅读书人的代表,而几万读书人可以左右的,又是数百过千万人!

  魏晋门阀垄断的是官帽子和土地,而明清的世家,却是垄断了知识和社会威望!

  …………乾清宫后的养德斋仍如旧制,是好不容易花费了一点人力物力修起来的皇帝正寝,崇祯就在这里燕居休息,平时也召见一些较为亲近的大臣,毕竟别处地方都太过衰败,实在不成体统了。今曰为着皇太子回来,宫中也是齐集一堂,从张皇后和周后这两位皇后,再有诸位皇子,公主,新乐侯刘文炳等皇室近亲都到了,崇祯也是心情极好的样子,穿着一身浆洗的十分干净的龙袍,虽然下摆上打着几个显眼的补丁,不过人看着也是十分精神。

  为着这个皇长子立下的大功,摆下现在的场面,以他自忖,也算对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