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九章 余波(7)_回到明朝当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争执,事关十分重大,在目前的条件下,根本没有解决的可能。

  崇祯心中也是十分清楚,在海上时,朱慈烺与他数次长谈,谈论最多的就是开源节流,开源最要紧的就是开征工商税。

  工商税下,还有几个要紧的措施,十分狠手。

  崇祯现在不要说实施,想一下,也是觉得匪夷所思,根本提也不必提。

  “并非是劝捐。”对首辅,崇祯向来还是客气的,当下含笑答道:“此事太子亦有奏议。富者,也是朝廷基石,国家元气。很多大事,要依赖他们来施行,打家劫舍,杀富济贫,那是流贼做的事。李自成在京师用五千夹棍,敲出几千万两银子来,朕为皇帝,岂能效法流贼?”

  一席话,说的史可法一颗心当真放在肚子里。

  最为担心的,就是皇帝艹切,太子年轻,不晓得厉害。

  扬州小小民变算什么?真要是强迫士绅富商捐助,弄的如李自成在燕京那样的行径,天下立时大乱,不等人来攻,自己就先跨了。

  当下便是肃容答道:“皇上睿断,然则,不知道太子殿下献议如何?”

  “皇太子请开捐例,着如同汉时纳粟赐爵那般,无论本色折色,献粟者,可赐朝廷名爵与他,富者可贵,当然愿意捐纳,而朝廷得其粟米银两,也可以足饷足兵……此议甚妥,只是细节还要由内阁、军务,并六部商议妥当,太子建议由淮扬一带先试行,先生,以为如何?”

  史可法今天只是来奏明扬州民变,并且提出善后办法的事。

  岂料一颗重磅炸弹还没有消化,另外一颗就已经丢了下来。

  再看路振飞和王家彦的脸色,都是胸有成竹的样子,显然,太子在奏请之前,这些心腹大臣已经是得到信息,心中早就有准备了。

  这等大事,几句话当然说不清楚,崇祯一声令下,便有太监将皇太子的奏议送了过来。

  明朝在成化年间,其实也是捐官盛行。

  贿赂给太监,勋臣,就可以中旨授官,成化十几年间,授给官职的官员有数千人。

  不过不经内阁六部,而且得官都靠银子,所以朝野侧目,孝宗皇帝一即位,就立刻把这一类的官员裁撤干净,当时人以为是善政。

  史可法一听捐纳,第一反应便是汉灵帝的西园,第二反应,便是成化年间的故事了。

  不过一看之下,又是觉得有点儿意思。

  纳捐收入,当然是全入大元帅府,以为练兵之用度。

  大明官职,不似宋朝那么复杂,礼部郎中就是管礼部的事,刑部诸司,也就是专管刑杀审核案件的事。

  本职官当然不能纳捐,否则官员品流复杂,容易败坏吏治。

  看到这一点,史可法就是连连点头。

  至于可捐纳的,那就多了,本职不可纳捐,也不能捐三品以上官职,除此之外,而勋、阶,朝廷封典、监生资格,官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