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1章 第 221 章_我力能扛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个筋斗。

  乌都扒在车边喊“父汗今日不下雪,可以让他们上路”

  耶律烈脸一黑就知道他要说这个

  山翰林满口鬼话,什么“投递国书”一说,耶律烈是一万个不信,耐不住乌都动了心思,天天扒拉着他写国书。

  耶律烈不写,由着这小子自己闹,乌都就讨了个“自己写国书”的许可,每天抓着笔绞尽脑汁。

  他不知道这封信会被送到谁的手里,信头写了一排

  盛朝的大将军、小将军、城防军,或者哪个兵哥哥

  您好

  我是契丹族某某人的儿子,我叫都都。听闻中原风景美如画,中原的皇帝陛下热情好客,我想带着父亲、哥哥与仆人携诚拜访您的国家。

  请您将此信交由上官,应准我的请求。

  我住在十二连城,回信请送到焦红圪卜村的南面城墙下,有人在那里接应。

  此致敬礼

  划掉,改成“祝您万事如意”。

  这封信写的可真是艰难极了,乌都既要装“汉字写不熟”,央求山翰林逐字逐句翻译;又得装三岁小儿,不能干净利落地成文,得像真正的三岁小孩一样一个词一个词往出蹦。

  他穿来前那套公文写作的格式还没丢,穿来后半年了,还没见过一本汉字书,不会措辞,不会古文造句。

  乌都活了二十来年,国赛优秀论文都发了十来篇,就没写过这么费事的玩意

  写完了,耶律烈还要检查,一切暴露名姓、暴露身份的字句,都要给他抹了,连那句“焦红圪卜村南面城墙”,都是乌都求了又求才留下的。

  最后勾来抹去,剩下的寥寥数语已经不成文了,更像是三岁小孩胡写乱画。

  乌都眼巴巴看着山翰林。

  山翰林刚一抬手要润笔,耶律烈横来一眼,目光如刀剜在他手上。山翰林自觉身负大任,惜命地放下了手。

  “小公子就这么写罢挺通顺的。”

  有学问的山翰林都这么夸了,乌都搓搓冻僵的手指,小心地把信纸糊进封皮里。

  谁都看出来耶律烈是哄着他玩白捡来的圣子,又有呼风唤雨的神通,草原上有几百万牧民,什么萨满,什么巫觋,于牧民来说宗教全都是虚妄的幻想,能真正召来雨雪的才是真神。

  而供养一个这样的圣子,每天只需一碗羊奶、三两精米熬一锅粥,乌都甚至不怎么吃肉。

  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日后复国必有大用,耶律烈根本不可能放他跟边城联络上。

  偏偏乌都自己看不出来。

  这小东西的灵窍都开在了别人没有的地方,生活日常几乎是痴愚的。

  他专心与星宿四象神交流时,总是忘了时辰,忘了自己是谁,身在何处,夜里观星时要是旁边不跟上人,这小东西能在料峭的寒风里坐半宿,没人提点,他甚至不太在意衣裳正反面、鞋子左右脚。

  蠢东西。

  耶律烈目光里蓄了丝笑。

  乌都轻盈地栽进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