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章 第 226 章_我力能扛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敢讲廖师兄叮嘱我们都紧着口,安心做自己的事。”

  这不太妙啊。

  唐荼荼记得后世药研机构测试新药,都得提前给试药人签知情书,对照组的监督管理流程也规范。

  放眼下,太多的乡间百姓大字不识,巡捕房上门筛检还要躲躲藏藏,对大夫、对医术的信任远远比不上后世。后世那样严密的药监流程,听着“试药人”仨字心里还得打个咯噔呢。

  病人全然不知情,稀里糊涂喝着药,这屋喝这个药好得快,那屋好得慢,万一哪个屋新药喝出毛病了

  唐荼荼总觉得这事儿要爆雷,病在双眼,谁能那么心宽

  一个药程就算七天吧,把不对症的药喝七天,病深一层,就离瞎眼更近一步。

  唐荼荼心里突突的,想再问两句,女医已经先她一步开口。

  “不瞒姑娘,我们心里也有顾虑,怕小神医年纪小,冒进惹事。昨儿偷偷请学堂的夫子来看过方子,夫子没说什么,叫我们先瞒着,有病人问起时先搪塞过去,全听由小杜神医吩咐。说明方子还是有理可循的。”

  唐荼荼有点愁。

  “杜仲每天做什么跟你们一起查房么”

  女医听不懂查房,顾名思义懂了意思,浅笑着摇摇头“小杜大夫出门少,常常闷在屋里看一天书,只有清晨和傍晚有新病人送来时,他才出来瞧瞧。”

  女医一走,唐荼荼又带上帽子出去了。

  清早的三十余病人还没安置完,三三两两地坐在院里等。太阳升高,百姓们朝食吃了个饱,看这疫病所里头井井有条的,没早上那么慌了,互相打问着您贵姓、年纪、打哪儿来。

  一群医士围在院里叽叽喳喳唤着“师父师父”,师父这,师父那,颇有后世一群实习生观摩导师坐诊的架势。

  杜仲眉头打结,明显是嫌他们吵。

  他岁数比在场每一个医士都小,一群快成年的青年揣着一半敬佩一半戏趣喊他“小杜师父”,杜仲只好挂上了师父的相,不厌其烦,有问必答。

  隔着人堆看见她,杜仲脸一沉“姑娘怎又出来吹风了”

  唐荼荼后颈一缩,做了个“别凶别骂,我看两眼就走”的手势。

  这孩子,年前刚来天津那会儿还是个沉默寡言的弟弟,自打收了这群小徒儿,气势是一天比一天足了。

  他不藏私,临行前王太医也交待过他,这师徒二人以大医精诚四字铭心,老祖宗传书中那本眼科证治也舍得拿出来。医士来回传阅,全手抄了一册,捧着书挨个问问题。

  石桌上放着一本,唐荼荼低头去瞧,书正展在“生理盐水”那一页。不知是哪位仁兄誊抄的,全是横平竖直的楷字,便宜她了。

  生理盐水的制备方法书上只写了两页,反复提了一个词“极净盐”。

  天津有几千家灶户,专门设灶煎盐的营生。

  时下滤卤晒盐做出来的都是粗盐,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