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6章 第 266 章_我力能扛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强,去年在太医署上舍大考中评了甲等,这就算是出师了,在官府登名入册便能执医坐诊了。

  再有廖海这样的,家里开着本地最大的医馆,家学渊源深厚,将来自有长辈给安排前途。

  大夫也论师承,论家学,论财力,一等差一等,能差出天地之别来。

  从县学出门的医士,还不算医,多数会落入无病人可看的窘境里,要么埋头苦背经方典籍,花几年考进去,要么找家大药房做抓药小徒,干白工,一年一年地熬资历。

  他们没有规范的实习渠道,最后往往进退两难,变成游街窜巷的赤脚郎中,撑一杆幡,写上“包治百病”,跟医馆抢生意。

  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年眸子星亮“姑娘又想出什么主意了”

  唐荼荼笑盈盈一指面前几大摞。

  “这不,病案来了这是此次赤眼疫、全县所有患者的病案,都在这儿了。我们先按照各镇、各村、各街道为单位分类,再仔细审对病案,看看有无错漏,最后总结出一个赤眼病有多少种不同的表征,多少对症的药方。”

  一群少年摸不着头脑,抓起几张病案翻了翻,实在是大同小异,料想这两千份病案里也不会几个特别的,一个眼疾能变出多少花样

  半晌,有人问“姑娘,整理这些做什么”

  廖海笑说“姑娘是怕我们记不住那您可放心,我们都是打小背着方剂长大的,多的不敢说,二百个方子倒背如流不在话下。赤眼一症变化不多,好用的单方就五六个,再把病案过一遍眼有甚么用”

  “问得好”

  唐荼荼回身擦干净黑板,在上头列关键字。

  “我想做件大事这阵子,我跟印坊里的大爷大娘多方打听,在他们印象里,许多人一辈子也没看过几回大夫。”

  这年头不像后世,头痛脑热嗓子疼都要往医院跑。这年头的百姓崴断脚趾头都敢坐家里静养,讳疾忌医的由头多得数不清,远远不止“没钱”一条。

  街市上的医馆常常坐落在街尾,因为左右的商铺都不愿意挨着医馆做生意,天天死人晦气。

  但贫门百姓劳形,卫生习惯也差,是以此地的重疾大病率并不低。

  唐荼荼“假设一个生来健康的人,一生中要得两次大病,三次小病,总共是五次就医经历,那就是五份病案。全县汇集起来,疾病种类便包罗万象。”

  “如果我们能给每一个百姓、每一户人家,建立一份个人健康档案,记录每个人从生到死、一辈子得过的所有大疾大病,每一次的就诊时间、病症详情、用药记录、药物反应,将过往病史全部汇编成册,专门建一所医档局,存放病案。”

  “档案一式两份,一份由各家医馆汇编整理,交与医档局;另一份留在病人手中,下次就医的时候拿着病案去找大夫,对自己的病情心里边有数,万一出现了医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