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章 第 66 章_我力能扛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院里摆了一地的竹子,唐大虎带着几个家丁拿板斧把竹子砍成小段,再劈出篾条来,劈得细细的,用来做灯笼骨架。

  只瞧了一眼,叶三峰立马蹿上去了,“我来你们这劈得不地道,竹篾条要从头一劈到尾,粗细厚薄都得匀称。你们这大头小肚的,这是什么呀,做出来的灯笼也成不了型”

  护院们笑着唤他一声“叶先生”,都凑过去看他怎么劈了。

  他们几人围着篾条转,府里的老仆和丫鬟们都围着大少爷。

  院里支开了一张八仙大桌,上好的宣纸长长铺展开,几乎要垂到地上去。唐厚孜站在人堆里写字,也不知写了什么,一停笔,周围一片喝彩声。

  “写得好”

  “少爷真不愧是御笔圈的神童”

  仆役们哗啦啦鼓掌。

  灯笼纸用的是挺贵的净皮纸,这种纸里加的檀皮和胶量略重,纸张也更柔韧,风吹都不容易破,拿来糊灯笼最合适了。

  唐荼荼才刚跨进门,唐夫人眼尖地看着了她,拉着她到二门训话。

  “荼荼啊,昨儿出门前怎么不跟娘知会一声傍晚吃饭时找不着你人,叫我吓一大跳,拉来福丫问了半天,那妮子闭着嘴死活不说,还是华家的下人来递口信儿,我才知道你去华家了。”

  唐荼荼无言,福丫这傻孩子,大概是把“替小姐隐瞒做生意的事儿”和“隐瞒小姐的去向”给混为一谈了。

  “您别担心,我好好的,我以后出门前一定跟您知会。”

  唐荼荼打了包票。心说不是怕您多心么,她瞧母亲脸上并无不睦,一副心平气和的样子,放下了那层悬着的心。

  家里老爷不在,一天没人絮叨,唐夫人总算找着个能说话的,拉着荼荼低声埋怨。

  “半晌午,武侯吏就挨家挨户敲门,让各家做几十盏灯笼,把坊道上和街门都挂满。”

  “娘一听就傻眼了做灯笼娘只知道过节要往院门前挂灯笼的,还从来不知道住进这十二坊里,连坊道和街门都得咱们自己布置又闹了个笑话。”

  “左右一问,才知道别人家都早早备好竹篾和灯笼纸了,连忙带人出去采买。”

  唐家是年后过了元宵节才搬过来的,压根不知道还有这一茬,匆忙准备,书坊里的纸都卖上了贵价。

  “过个万寿节,京城纸都比往时贵一倍。”

  唐夫人拣着小事唠叨,唐荼荼听得不认真,拖过张椅子扶她坐下,“母亲坐这儿歇歇,我过去看看哥哥。”

  她钻进人堆,把福丫扒拉成侧站,挤在福丫旁边看哥哥写字。

  一摞一摞的宣纸都裁成一尺正方,方便灯笼做好后往上贴。唐厚孜负着左手站在桌前,沉身提笔,又一气呵成地写了一首诗。

  幼童描红,少年摹字,摹久了自有锋芒,他这字有几分铁画银钩的妙处。

  唐厚孜又是平实的性子,往灯笼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