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也用吴人做水兵_因我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由桦一句废话都没有,立刻赏谢拉三品卿衔,加礼部右侍郎。而且这都算低的,明代皇室豢养的道士乐工,至正从一品者都有,乃至于加荣禄大夫,或礼部尚书者皆有。

  《万历野获编》里就有这么一则故事:孝宗末年。道士崔志端掌太常。带衔为礼部尚书。会上御经筵。旧例六卿得陪列。志端独不预。乃上疏自请。云忝列春卿之长。而经筵见摈非宜。上下其事大臣议之。辅臣等谓孔孟之言。非黄冠所习。不宜扈从。上是之。寝其奏不行。

  说白了就是给你赏着玩而已,连个六品的正经翰林都比不过的,看着好看而已。朝臣对于赏赐道士这种出家人加衔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反对的意思,江西龙虎山的张天师要是上朝,站班在正二品朝臣之首呢,但是那又如何?

  还不就是一个天师而已,不用太把自己当回事。要是正德皇帝在的时候,直接赏一个二品卿衔也是正常的。

  剩下的事情咱们小鱼儿会和他说个明白,反正也不指望他能让李朝的仁祖大王或者孝宗大王大起三军,直接誓师北伐。

  只要能够说动李王,暗中助明,等待时机,一旦朱由桦起兵恢复中原,李朝出一二万兵并水师人马,袭扰辽东,那也是一步好棋。

  崔孝一反正光棍汉一条,随时可以出发。谢拉在南京秦淮河上却有不少老相好需要告诉一声。在秦淮采风采了这么久,老相好太多,一时间未必纠缠的清。

  人选有了,剩下的事情也有的忙,马上入冬,众所周知的,东亚地区秋冬季节会有剧烈的西北风。这会使得在东海上航船的危险性大大提高,等闲的内河平底沙船去了东海,怕是逃不了一个倾覆的结果。

  事情当然还是只能麻烦郑家,整个东亚最亲近明朝,航海技术最好的,也就是郑家了。不过还有一个组织内河航运的沈廷扬,但是内河行船和外洋行船,相差极大,不可同日而语。

  筹备水师的事情,还是容后再议,朱由桦不可能外洋水师全都依赖郑家,邱祖德那边打造海船只是第一步。但是一切才开始,如今倚重的仍旧是郑家。

  “人送走了?”见钮绍瑜回来,朱由桦也已经漱口坐下。

  “已经送去驸马府上,见崔孝一了。”

  “你也自去用饭休息吧,对了,朝外面吩咐一声,荆本彻后头,再让沈廷扬也候着,今日能见就今日见他。今日要是见不得,便排他在明日下午第一个。”朱由桦略想了想,还是吩咐道。

  “太仆寺卿沈大人?”钮绍瑜似乎是要确认一番。

  “是他!”

  “沈大人被韩总统调去淮安督署漕运,现下怕是在宝应。”

  “韩师傅到是选了一个好人!”朱由桦没想到韩道浚居然比他动手还快,已经把人弄走了。

  知道沈廷扬是内河漕运的行家里手,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