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二章 神挡杀神_三国寻龙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原王家、河东郭家等几大家族,长幼都在那里窃窃私语,讲经大会对郑玄的崇敬,似乎竟然有所分化。

  经学奥义,何其深广,随着白板上的人选越来越多,大家似乎又都沉浸在讲经的氛围里。杜畿杜伯候的长子杜恕杜务伯、王泽王季道的独子王昶王文舒、卫觊卫伯觎的长子卫瓘卫伯玉、郭缊郭阳曲的长子郭淮郭伯济、司马防司马建公的长子司马朗司马伯达,因着世家大族的关系,也都纷纷获得了比武招亲的资质。

  这些人也都是人中之龙,陈龙对这些对手的生平自然都不会放过。这里面有几个文才特别出色的,但说起武艺却是未必。只有那郭淮长的精神饱满、体格健壮,王昶虽然貌似瘦弱,一睁眼却是精光四射,似乎都是武艺出色的好手。

  说起郭淮郭伯济,当然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后人评论不在名将张辽之下。他在建安年间举孝廉,先后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议令史、夏侯渊的司马,随夏侯渊多次征战沙场,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之时,郭淮收集残兵,并与杜袭共推张郃为主将,从而稳定了曹魏西北大局,功劳不在张辽威震逍遥津之下。

  而王昶更是当世战术奇才,其才智和成就都不下于邓艾、钟会,最终成为曹魏宰相一级的高官。他少年时,与同郡的王凌王彦云在当地都很有名气,两人以兄弟想称。成年后双双被曹操提拔进入幕府,几乎是同时掌兵。后来王凌代替蒋济做了太尉,而王昶为太子文学、中庶子。

  曹魏中后期的将领跟曹操时期有明显不同,将军多由四方士人先征入朝中试用,再考察其才能后转任为太守、刺史,兼领将军,故而这些将军在此之前并没什么军功。但王昶却是军事素质过硬,在正式领兵征战以前就著兵书十馀篇,言奇正之用,被视为军事奇才。

  限于当时的文化水平,能够撰写兵书的存在当然是璀璨明珠,胜过那些大字儿不识一个的将军百倍。王昶不久即迁任征南将军、持节,都督荆州、豫州诸军事,想当年连曹仁都是追随曹操征战多年,才得到了这一职位。

  稍后的曹丕时期,曹仁以大司马身份名义上统领全国兵权,曹真都督西线、曹休都督东线,夏侯尚都督南线,满宠、贾逵、郭淮、田豫几位已是当时的顶尖名将。而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父子掌权的时期,曾坐镇一方的名将有陈泰、邓艾、王昶、王基、胡奋、州泰、石苞、陈骞,他们就如同曹操时期的曹仁、张辽等人一样,就是当时最顶尖的将领。

  陈龙正在仔细查看二人生平,忽然闻听有人得意大笑,抬头看时,只见西凉霸主宋建正开怀大笑,见陈龙看来,还示威性的捏住手腕扬了扬拳头,似乎在说,小子等着吃我的拳头吧。陈龙扭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