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钟繇归心_三国寻龙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董卓,留下将来董卓灭亡的病根。算何进不信书信所写,这颗疑惑的种子也自然会生根发芽,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

  在钟瑜进大牢让钟繇抄写两封书信的同时,郭嘉提出如何解决信使的问题。郭嘉道:“信使若不回洛阳复命,必惹董卓之疑。算杀了信使,也是于事无补,只不过是死无对证。”

  陈龙闻言道:“奉孝言之有理。可有什么好办法,不让董卓起疑。”

  郭嘉道:“我觉得,信使的位置,说重要也不重要,虽说携带机密,终归还是小人物。若能说服此人,携带李傕的书信赶回,那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陈龙沉吟半晌道:“这个险很值得冒。不过,咱们马离开城区,消失无踪,冒险的却是是钟繇一家。”

  周不疑道:“这个险钟家要不要冒,可以先放信使,再让钟繇决定是否到零陵避难。”

  陈龙点头,于是有了前面义释信使的那一幕。

  钟繇的马车终于驶进了客栈的大门,陈龙带着周不疑和郭嘉早在院迎候。钟瑜忙领着钟繇过来,钟繇俯伏于地道:“大恩难言谢。吾命在旦夕之间,不料竟遇贵人。”

  陈龙忙一把扶起道:“元常有难,吾岂有不救之理?更何况是受到奸臣陷害。”

  钟繇起身道:“吾不言谢,只因在马车听我叔父说起,龙乃是零陵之主,正是奸臣的对头。”说罢再度翻身拜倒道:“主公,若不嫌我百无一用,元常愿效犬马之劳!”

  陈龙大喜,连忙将钟繇扶起道:“元常,既然你不嫌我零陵偏远,我愿与你共创霸业!”

  钟繇认主,陈龙拉过钟瑜,对这叔侄俩说道:“我有一言,欲要元常家人选择。”

  “我欲让钟繇在长安继续为官,将来我统兵西凉,自然为我臂助。长安城的情报,需要钟繇一手建立。”

  “然今日需要元常和锺叔决定的,却是生死攸关。为释董卓之疑,我已将董卓的信使放回,虽使了些手段,却不能百分百保证信使不告密。我等马会出城离去,是否跟随我们离去,还是留在这里冒险卧底,由你们选择。”

  钟老板闻言本欲开言,钟繇拉了一下叔父的袍袖道:“既是主公放人,自有主公的道理。”说罢一咬牙道:“钟繇这条命,本来是主公救的,算还给主公又如何?属下愿意在此处卧底,只求主公带我叔父一家老小并我妻小离去,我自带领下人守着客栈罢了。”

  钟瑜闻言老泪纵横,却不再开言,全凭钟繇决断。陈龙道:“既然如此,元常的亲属,以后是我的亲属,必不让他们在零陵受苦。”

  回身对吕常道:“吕常,郭嘉、周不疑,你等立即帮钟家收拾,安排明日一早出发回零陵。”

  转身又对张宁道:“魅娘,天色尚早,可愿陪我到东市一游?”

  东市位于洛阳西北面,是长安著名的市集。《木兰诗》有云:“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正是说出长安盛景繁华。后来演变为人们购物时,说购买东西。张宁当然愿意陪着陈龙闲逛,面覆重纱,两人拉了两匹小马,穿街越市而过。怪的是虽然经过东西两市,陈龙都只是略作驻足观看,拉着张宁一直穿过东西两市,走出了两市之间的横门。

  张宁望着眼前的郊野秋色,问道:“龙郎,不在东西两市采买,何故出此门往北?”

  陈龙呆呆望着护城河对面的高坡道:“你可知道,千古一帝秦始皇?”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