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班子调整_一路青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把手鲁勇明的原因,提前进行了调整,在这一轮的调整当中省委、省政府的一把手都不会发生变化,但是班子里的其他成员也会进行一定的调整。江北省抢在中央的前面,在内部进行一些调整,一直都在进行,此前通城市的班子就进行了调整,海州市动作更大,也可以说是省里对海州重视,支持海州这一轮建设力度的体现。

  而薛绍华在这个时候进入省府,虽然暂时只是省长助理,只要运作到位,在这一轮调整当中成为副省长的可能性非常大。薛绍华也算是王虹锋的嫡系干部,他能够向上一步,也代表着王虹锋在江北省话语权更增强了一分,也因为这些原因,包括王虹锋以及其他几个省委常委在内,虽然说希望保持海州班子的稳dìng,但是最终还是投票支持了海州市领导班子调整方案。

  根据这次常委会上通guò的人事调整方案,原省政府秘书长沈国生担任海州市委常委、书记,原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邱成德担任海州市委常委、副书记、代市长,另外调整的人员还包括海州市副市长韩起文被调离,到省文化厅担任副厅长,江北船舶总公司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陈文斌担任海州副市长,海州市委市政府班子其他成员保持不变。

  陈玉清离开海州后,将重回省纪委,担任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局局长,在省纪委排名第二,兜兜转转重新回到纪委战线,对于陈玉清未来的仕途发展是一种打击,不过这也确实是一个更适合她的性格与工作作风的一个地方。

  消息传到海州,首先在官场上传开,由于此前就有风声,所以大家对这个结果虽然有一些惊讶,但是也并不奇怪,早就有人分析过市委一把手薛绍华也会离开。

  “我早就说过薛书记会走,怎么样,都灵验了吧?”不少事前诸葛亮这样说,事后诸葛亮也这样说。

  他们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薛绍华在海州市委书记的任上已经干满了五年,现在进行提拔,理所应当,虽然继续留在海州,等待现在海州的一些项目出成绩以后再走会更好。但是既然做出了成绩,那就应该提拔,这是流官制的特点――留不住人。

  另外一点则是海州市现在的形shì这么好,省里面肯定要加强控zhì――当然,这是体面一点的说法。

  “诸葛亮们”则毫不客气地说道:“其实就是抢功劳,你看海州刚刚引进了几个大项目,这时候省里面派人下来,等这些项目建成了,那都是他们的功劳。反倒是薛书记、陈市长这个时候走了,这些功劳以后就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了。”

  “是啊,要不就算薛书记、陈市长他们被提拔了,市里路书记、冼市长他们也应该能够升半格啊,可是现在你看他们都没有机会,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