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五章 对京都的攻击作战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28章对京都的攻击作战

  葛三郎的建议是蛮好的,此策是阳谋,德川秀忠上不上当结果都是一样。

  但是公公的岳父岳母原本和谐的关系因为梃击案产生了缝隙,如若再给岳父纳个日本小妾,势必会将二老的矛盾激化,不利岳父驾崩之前的宫中稳定,所以魏公公便觉得为难,思来想去也不敢下这个决定。

  更重要的是,为天子娶妃这种事,他老人家也真没那个胆量敢直接办了。

  在对日情报工作上慢了葛三郎一步的李炎昭这时不再迟疑,沉声说道:“公公,天子事大,但东宫事小。”

  闻言,公公眼前一亮,是啊,给岳父纳妾不行,给大舅哥纳个妾也行啊。

  当下拍板吩咐葛三郎全权负责此事,着其马上联络宣使团的胡广,以大明太子名义给德川家下聘书。

  至于东宫那位胖子是不是愿意,就不是公公操心的事了。

  反正那位和子姑娘也小,她爹真把她嫁了过来,朱常洛也享不了那福。

  爹死,儿死,天注定。

  胖子要是不死,公公也得变着法子请他去见他爹,要不然铁三角从何发挥作用。

  定下此事后,公公继续召开作战会议。

  参谋部制定的对日作战计划有两个方案,一是从萨摩藩控制的鹿儿岛登陆,向北攻击九州,直扑京都,和日军会战于关原。

  另一个方案则是直接攻击幕府政权所在地江户,此地即公公前世日本东京所在,而现在的东京洛阳则是京都。

  这两个方案各有好处,选择第一个方案的话作战较为容易,因为首先需要解决的只是萨摩藩的军队,而非幕府的常备兵。

  据投降的日军副大将平田增宗交待,萨摩藩的大名岛津忠恒手下的兵马不足万人,加之分布在其所辖的大隅国和日向国,因此只要皇军动作迅速,岛津忠恒根本无法集结全部兵马,只能被皇军逐个击破。

  萨摩藩虽是日本西南强藩,岛津忠恒本人也很有武名,他于14岁就随父参加侵朝之役。

  庆长之役的泗川之战中,忠恒与其父亲义弘以伏击被明朝名将李如松所率领的3000骑击败,但父子二人还是安全脱逃,足见本事。

  继任家督后,岛津忠恒为萨摩藩的强大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无论他本人如何有能力,萨摩藩的实力也无法对抗皇军,因为德川家族早就将萨摩藩的实力削弱。

  日本现在实行的就是德川家康所建立的幕藩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而幕府则是国家的最高政权机关。

  幕府统治下的各地藩国统治者是大名,他们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度。

  但各个藩国拥有很大的独立性,大名们在自己的藩国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权力,可以说是国中之国。

  这一制度很像中国从前的封国制。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