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八章 老外质疑_返老还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国学生交流了一会儿,最后由一个人出面提出疑问:“这几个重点学校吸收了全市几乎所有的优秀九年级学生,经过优秀老师的教导,再经过高手间互相的激励,那三年以后,能取得最好的成绩,那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万仞山还没怎么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他被年轻老外的特殊的思维给问住了。是啊,初始是一流,三年以后也是一流,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又有老外“质问”道:“听说你们城市有两所‘省立’重点学校”,他按自己的思维,道:“他们几乎吸收完整个城市当年前两千名最优秀的九年级毕业生,那么这两千名最优秀的九年级毕业生,集中在一起互相激励、学习、竞争了三年,又有全省最优秀的中学老师指导了三年,那么,他们在三年后的高考中,按理也应该获得全市的前两千名。这才符合统计规律。”

  万仞山把这段话翻译完后,不单是我方同学,就连听到这一切的教育局官员也是张大了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那年轻的外国学生并不罢休,继续道:“反过来,如果其它学校在高考中获得了全市前两千名的成绩,那就非但不能证明重点中学里的教育是成功的,反而可以说明重点学校这个东西,实际上是失败的,是浪费资源的。”

  大家都知道,在初中毕业的时候,重点中学几乎要完了全市最优秀的前两千名初中毕业生,而在高中毕业的时候,这两千人真地都在全市排前两千名么?大大的错误!非但不是这样,相反,那些初中毕业时几乎都排在两千名之外的学生,在高中毕业时,有非常多的人,不但挤进了全市前两千名,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了全省前一千名甚至前一百名!

  “理论上说,”那外国学生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攻击”道:“如果高考时,这两个学校的学生竟然有人落在了全市前两千名之外,或者说,如果其它学校的学生,竟然有相当部分的成绩要好于这两所学校的学生,那就可以说,重点中学的教学,是相当失败的。”

  这证明了什么?

  因为从来没有想过这么深刻的问题,连万仞山这个见多识广的同学也只有张口结舌的份,更不消说那些没见过什么大世面的同学了。

  万仞山被问得冷汗直冒。

  按理说,这么浅显的道理,教育部门的人,应该早就发现了,要么是出于某种原因不敢说,要么就是这些外国学生忽略了一些事实(或是不了解中国的一些实际情况),导致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有这么明显bug的重点中学生存必要性的问题,实际上另有天地。

  而教育局地官员失态地呆了半天。才喃喃地道:“课题。一个好课题。我地论文题目有着落了。写好它。就是一篇cssci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