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5章难题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这个还有价无货。

  仅仅英法俄三国,因为战争而损失的钢铁产能就高达1360万吨之巨,而大洋帝国一年的钢铁增量也就这么多,没办法再多了。

  那么,因为战争而引发钢铁的额外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自然会导致价格飞涨。

  初步预计,大洋帝国还要再增产两千万吨才能满足需求。

  原本这个需求缺口米国是可以补充的,美国在1908年钢材产量就达到了2880万吨,具备5000万甚至8000万吨的长期增长潜力。

  可惜的是第二次美日战争的爆发,将这一切梦想打断。

  所谓天不从人愿,便是如此。

  一方面是大洋帝国通过向欧洲出口获取了海量财富,反过来又给予英,法等国巨额的金洋贷款,支持他们从大洋帝国购买更多的工农业物资,给他们送去坦克,飞机,大炮,弹药,数十万吨计的铁丝网,数十万吨构筑战壕的钢材,大大小小的船厂都在生产护航舰艇,一年就交付了107艘两千两百吨级驱逐舰,还有数十艘万吨货轮,生意做的如火如荼,大把大把的捞钱。

  另一方面是在这关键时候,米国又陷入第二次美日战争中,非但没有机会利用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加强经济实力,为了打赢穷凶极恶的扶桑人,整体被迫转向战时经济。

  产品不是去出口赚钱,而是在愈演愈烈的第二次美日战争中被大量消耗掉,这将极大的增加米国负债,削弱国家底蕴,降低整体民众财富,最关键的是痛失发展的黄金机遇。

  这么好的机会,李福寿可不会白白放过。

  在明后年的工业发展规划中,钢铁产能将从现有的5000万吨分别增加到7000万,8600万吨,以满足欧洲旺盛的需求。

  实际上

  这份规划报告是做给外界看的,按照帝国高层内部控制的钢铁产能增长规模,明年是6200万吨~6300万吨之间,后年约在7000万吨之间,这与公开规划的产能目标相差1500万吨。

  根据实际情况,上下浮动200万~300万吨之间。

  之所以从严掌控钢铁产能的增长,就是为了让国际市场始终保持在高度饥渴的状态,维持一个较高的钢铁议价,从而赚取高额暴利。

  否则产量确实上去了,价格都打下来了,赚的反而少多了。

  以大洋帝国巨大的钢铁出口量计算,价格上下浮动,差距就是好几亿美元,财帛动人心啊!

  这种千载难逢的大机缘,发财真的比抢钱还要快。

  能够有如此好的局面,离不开李福寿的苦心谋划,原本米国是准备对扶桑国先下手的,计划用一个半至两個月的时间彻底击败所谓的亚利桑纳共和国,为此做了许多工作和重大让步,制定了周密的军事行动计划。

  谁曾想……竟然被扶桑国抢了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