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千里送人头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声喊杀声不绝。

  人喊马嘶,血光迸溅。

  残余的匪帮不足70人,正面与300多人的狼骑卫对悍,刀对刀,转眼间人仰马翻。

  狼骑卫也许个人能力不如对方,但是拥有这个时代罕见的高度纪律性,寒光森森的骑兵刀组成一个刀锋的丛林,匪徒们落马如雨。

  转眼间,胜负已分。

  能够冲出骑兵刀锋丛林的匪徒仅仅二十几人,而且人人身上带伤,“野狼”皮尔肯左胸出现一道狰狞的长长刀口,大量鲜血浸染了衣裳,脸色苍白的伏马而逃。

  狼骑卫方面,也有20余骑在马蹄滚滚的正面对战中倒下,凶多吉少。

  双方2:1的交换比,狼骑卫凭借严谨的纪律性完胜。

  “追……”

  近三百狼骑在荒原上划出一个大大的弧度,与虎骑合兵一处,向着远方的匪徒猛追而去,发誓一定要擒获匪首皮尔肯及一众悍匪。

  那些都不是人,而是行走的金镑。

  李福寿站在高高的山岩上目睹这一切,心中总算放下了大石头,只要抓到野狼皮尔肯或者拿到他的人头,一个世袭子爵位稳了。

  金钱可以奖赏给下属,荣誉必然要属于领导。

  李福寿心情很好,还有闲心比较英德两国骑兵操典的不同之处,尤其是在冲锋时;

  英国骑兵操典要求骑兵冲锋时右手平持马刀,刀锋向下,马刀成为右臂的自然延伸,笔直向前刺出,与右肩平行。

  日耳曼骑兵则不然,因为常年与波兰翼骑兵和俄国哥萨克骑兵交手,汲取精华为己用。

  骑兵操典很明显带有德式严谨实用风格,齐刷刷的45度指向前方天空,有利于蓄力横割,拖带,下劈动作,予敌更大杀伤力。

  这玩意儿说不上谁好谁差,驰骋中欧大草原的哥萨克骑兵冲锋时喜欢挥舞马刀,这一点更类似于蒙古骑兵,震慑力十足。

  回顾今天的战斗,只能说一切都在计划中,初战表现完美。

  按照李福寿的意见;

  虎骑卫和狼骑卫使用的骑枪,就是锯短了枪管的德式毛瑟1871栓动步枪,在战斗中发挥了奇效。

  锯短了枪管,令毛瑟1871栓动步枪射击精确度急剧下降,有效射程也缩短了一多半,仅仅对180米范围内的敌人具有杀伤力。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短枪管毛瑟1871式栓动步枪更加精悍短小,适宜在马上战斗,提供了骑兵远距离打击手段。

  作战时通过排枪射击提供密集的弹雨覆盖,平时可以轻松的插在马鞍前方的硬式马袋中,用搭扣固定,使用十分便捷。

  至于准确度啥的,只有看上帝的意志了。

  皮尔肯匪帮没有这样的手段,装备的老式长枪只能弃马步战,因为枪管实在太长了,只能紧紧的捆扎在特制马袋中,以免战马奔驰时四处晃荡,要使用必须事先拿出来。

  装备的差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