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章 库峪制度.为500月票加更_魔改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峪仙城里的各种事物都是好东西,无论是仙法神通还是工法匠术,甚至是制度、体系,都让大唐君臣目眩神迷。

  但问题是,他们看不懂啊!

  不少文官都企图研究分析出,库峪城不用官员就能管理百姓的这种制度体系的原理。

  以便于借鉴过来用于改善大唐因为战乱,士大夫不愿做官,所以官员不足的问题。

  可是他们越研究,就越是细思极恐!

  因为他们发现,如果按照这种库峪制度,士大夫似乎就失去了“读书人=官种子”的天然基础,以及“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官”的必然关系。

  这种几乎是断掉儒家根基的事,谁敢胡乱往外说啊?

  特别是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在发现了库峪制度其中的秘密之后,一个个脸色铁青。

  这要是换了一个人,敢提出这种妖言惑众、离经叛道的制度。

  怕不是会引起天下士子群起而攻之,搬出老祖宗孔圣人来喷他个狗血淋头!

  可这事放在了库峪城里的这位帝君身上……谁特么敢喷他啊?搬出孔圣都不好使的好吧?

  况且,人家无极帝君也根本就没打算亲自在大唐推广“库峪制度”。

  反而是他们这些儒家弟子被“库峪制度”所带来的管理效率所吸引,自己主动的去琢磨出来的。

  人家一心忙着搞基建呢,对大唐朝堂上的争权夺利压根就没兴趣。

  “库峪制度”所带来的效果就摆在那里,学不学是你们自己的事。

  这也是这无极帝君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坐拥二百零七座上界,一千一百三十六座下界的无极仙尊,根本就不在乎大唐这“小地方”上的蝇营狗苟。

  传授上界技艺的方式,大多也是直接给出模型或样本,由门下弟子自行琢磨领悟。

  能不能学得会得看个人悟性,更别提是他们这些想要偷学“库峪制度”的儒家弟子了。

  所以意识到“库峪制度”,可能对世家与儒家造成的冲击后,大唐群臣都显得十分沉默。

  像对付一般下界学派一样,直接扼杀对方存在的方式,对这位无极帝君来说是无效的,那就只能闭紧自己的嘴巴,期盼皇帝没有意识到“库峪制度”的作用了。

  可连他们这些臣子都意识到了,“库峪制度”在管理上的实用性、便捷性、效率性,身为千古一帝英明雄主的李世民岂会意识不到?

  更何况李氏建国以来,还一直受到世家门阀的制约。

  “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要不是有求于这些传承千年的世家门阀协助李氏治国维稳,饱受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等“五姓七家”压迫之苦的大唐皇帝,怕不是早就操刀子掀桌子了。

  现在看到了摆脱世家门阀制约皇权的破局机会,雄才大略的大唐皇帝陛下又怎么肯错过?

  这一点不仅仅皇帝知道,其实那些出身世家门阀的臣子同样也清楚。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