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四十四章 小包的名气_重生之19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嗓音特点,我这方面有点特殊眼光罢了。当即有个文字记者说话了:那你看我的嗓音怎么样?

  小包看了他的胸牌,是香港《明报》的记者,嗓音沙哑,很是五音不全,说话还漏风。就开玩笑:我也可以给你定制一首,不过,你要转行做歌手了,记者队伍里就少了个人才了!

  那人四十多岁,矮个谢顶,很是高兴地说:谢谢包先生!谢谢包先生!有人给小包拿来把吉他,小包试了一下音调,开始模仿杨坤的有气无力特色《无所谓》。

  把五音不全和有气无力结合起来,小包自觉发挥不错,那个记者拍着手叫好,说:这真是量身定做啊!

  一个恐龙级的女生起来,对小包很是不服,说:包总,你看我的嗓子有些粗,想唱歌无门,你能不能给作首歌?

  小包笑了一下,说:这个问题还是需要以后我们私下谈比较合适。公关部的人连忙宣布采访结束。然而,来人对小包的简单测试没有结束,他们还会找机会再次验证的。

  小包给卢平打电话,责问为什么这么大的事情没有提前说一声。卢平立刻明白小包指的是开放十几个城市的事。说:半个月前就把内参交给你了,你忙的很,没有顾上看,反倒怨起我来!还讲理吗?

  小包理屈,只得悻悻作罢。找来王书盛,商量一下,在假期结束后,发布消息,再次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员工。按照小包的计划,借国家这次改革开放东风,要大力发展自己的实业,除了目前的电子、机械、家电、食品加工等项目外,在化工、石油、能源方面也要插足一番。

  小包觉得现在赚钱的项目实在太多了,只是人才缺少、想搞也搞不起来,所以,这次招聘对象就是看中了日本移民中的技术人才。

  王书盛需要向上面报告,不然小包也搞不成事。一天后,小包接到通知,爷爷要见他。

  现在的爷爷已经稳定了核心集团,依据小包提供的资料,提前四年进行这个大动作,表现出破除当前死气沉沉、原地踏步不前、闭门造车形势的强大魄力。小包要搞产业,他是欢迎的,就需要这样的既有资金又技术领路带头人。

  小包和爷爷对话时,爷爷问:小包,你现在还有多少钱?

  小包不能说实话,就说:两个圆晶厂,一下子就把我的腰包给掏空了,已经很少了。

  那你还准备建工厂,要搞那些工厂呢?爷爷调侃的说。

  小包说:有些东西现在成本过高,需要到那边调拨,我就是需要个借口。当然也得搞个实体企业吧?我想搞来塑料大棚薄膜,一是提高市郊菜农收入,二是搞些反季节蔬菜,咱在大冬天里也能吃上黄瓜西红柿不是?这就需要建个化工厂,塑料制品厂等连片的系列工厂。需要很大一片地皮和大量工人。服装厂、纸品厂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