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记者团到学校一游(一)_亮剑之敢死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联队,以及三分之二师团的尸体。

  还故意在我们的阵地上,将飞机撞到了我们的子弹上。

  所以,我们很感激慷慨的日军,送给我们如此之多的武器弹药,还有坦克汽车。

  光是大炮就超过50门,如果算上被炸毁了,都超过了百门大炮。

  所以正如你所说的,八路军很穷,我们独立二团更穷,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装备,大多数都是日军慷慨的送给我们的。

  为了表示感谢,我们独立二团根据地还编了一首歌谣,很形象的表达了我们的谢意。

  这首歌叫《游击队之歌》。

  普托夫斯基同志,需要我为你唱一唱吗?

  或许你回到苏联以后,可以很骄傲的跟别人说,在遥远的东方,一位骄傲的八路军团长亲自为你唱了这么一首歌!

  作为回报,我唱完我的歌之后,出于礼貌的方面的考虑,你需要给我回敬一首你们的《喀秋莎》。

  不知意下如何?”

  普多夫斯基哪里不知道对方是不高兴了,他也知道刚才自己所说的话,有点不对,但只是有点而已。

  毕竟,他们说话直惯了。

  所以他决定,扯开话题:“团长同志,我叫普多夫斯基不叫普托夫斯基。

  虽然话音相近,但你还是叫错了,所以我提醒你一下!”

  看到这货扯开话题,陈山河也顺着梯子下了:“好的,普托夫斯基同志!”

  既然他怂了,那就不再纠缠,陈山河抬头看向其他人。

  “各位记者,难道你们不想感受一下日本人生产的汽车,和你们自己国家生产的汽车有什么不同吗?

  我们开来的汽车驾驶舱的余位,足够!”

  美国纽约时报,时代杂志记者斯坦森很高兴的点头:“当然,乘坐在战利品上面的感觉,总是能让人身心愉悦!”

  说完他看向其他人,笑着询问道:“难道你们认为不是如此吗?”

  陈山河刚才所说的话,虽然是怼普多夫斯基,但是作为旁观者,他们当然也听清楚了。

  在来之前,他们只知道八路军独立二团有一个工业区,里面有完整一个小工业体系,以及一个完整的军工体系。

  但他们并不知道八路军独立二团在八路军这里,隐隐约约的被称之为决胜团。

  当然那只是战士们私底下的称呼,并没有宣诸于众。

  因为在战士们心目中,只要有独立二团加入的话,那这场战斗基本上就跟胜利不远了。

  不过就是独立二团,现在的重要任务是要保证工业区以及军事工业体系的安全。

  这才是重中之重。

  当然。

  这并不妨碍他们崇拜以及学习陈山河以及独立二团的作战方式。

  这也是独立二团陈山河开设了军事学院之后,他们这么兴奋,快速派人跟总部报名要到陈山河的学校学习的原因。

  所以这一切他们都不知道,跟他们接触的国军系列人员,也当然不会

  请收藏:https://m.16db.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